在靠山屯的屯部,一共有8條56半和4條56沖,牛大明失蹤之后,民兵的名額就掛在了他弟弟牛大有的身上。
所以靠山屯的民兵數量,依然還是8人,至于王安和王利倆人雖然也是民兵,但他倆一直沒在孫大福和孫向豐這兒報道過,所以王安和王利倆人,準確的來說是有名無實的兩個民兵。
當然,這一點倒也不是王安故意這么做的,而是王安壓根兒就沒拿這個當回事兒。
孫大福聞言想了想說道:
“咱們屯一共12條槍,你們一共16個人,那你們有半自動的,就不要用屯里的槍了,完了咱們屯里給用自己槍的人,每天單獨補償3發子彈,一直到護青苗結束為止,你們看咋樣?”
不得不承認,孫大福這個屯長辦事兒,的確是相當講究,不但公私分明,還做到公平公正。
很明顯,這三發子彈,就相當于是屯里出錢租借屯民個人手里的槍了。
在這個年代,因為當地野生動物泛濫,傷人的動物更是隨處可見的原因,所以上級,也就是鄉里,每年都會給各屯子下發子彈。
而這些子彈,除了民兵訓練時會用一些,再就是護青苗或者護秋糧的時候用了。
可即使是這樣,每年下發的子彈也會剩下相當多的數量,長年累月的積攢下來,屯里的倉庫里現在具體有多少子彈,那都是個未知數了。
王安雖然不在乎這仨瓜倆棗的,但這種事情也沒啥可拒絕的。
所以王安就馬上說道:
“孫爺,我沒意見。”
緊接著,一直以王安馬首是瞻的王利也馬上說道:
“孫爺,我也沒意見。”
王安說完,一直在屯子里不顯山不漏水,但實則每次進山都收獲不小的獵戶牛大林和獵戶李東也馬上附和道:
“嗯呢孫爺,我也沒意見。”
孫大福點點頭,便轉身跟一眾屯民說道:
“還有沒有問題了,有問題的抓緊提。”
孫大福掃視了兩圈,見一直沒有人說話,便繼續說道:
“要是沒有別的問題,那咱們就開始舉手表決吧,先說第一種,大伙都是啥意見?同意的舉手。”
只見滿會場把九十人,一個舉手的人都沒有。
很明顯,對于家家戶戶都出人護青苗,或者每天掏一塊錢這個事兒,大家都是接受不了的。
不過好在孫大福也早就預料到了這個結果,掃視一眼屯民之后,就馬上開口說道:
“那就第二種方案,大家舉手表決吧。”
有了牛七這只“雞”作為典型,眾“猴”們不管愿意不愿意,倒是都把手舉了起來。
主要是第二種方法,并沒有損害到屯民們各自的利益,所以眾人才會舉手舉得這么痛塊。
孫大福看到這一幕,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道:
“那行了,除了民兵和獵戶留下分配一下工作,大伙們都散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