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郝大友這么說,王安是真的很想告訴他,隨著時間的推移,磚廠的磚只會供不應求,而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生產出來的磚都沒人買。
畢竟現在的老百姓們,才剛剛開始分田到戶,很多地方甚至還沒開始分田呢,所以人們的手里,是既沒糧又沒錢。
可是等過上幾年就不一樣了,因為人們的手里不但有糧食了,而且也有錢了。
之所以這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走集體的時候,大家干活都是得過且過,能混就混,反正混上一天,把工分混到手就完活。
你這么想,我也這么想,等到大家都這么想的時候,那要是不窮,可能都是特么怪事兒了。
可土地分到個人手里后,那可就完全不一樣了,自己家的土地,好好伺候就多打糧,不好好伺候就少打糧。
要知道交完公糧后剩下的糧食,那可就全都是自己的了,所以,那肯定都得好好種地啊。
再說拋開這些不談,哪怕只是為了填飽肚子,那一個個的,也得非常用心的伺候莊稼啊。
只不過王安想是這么想,但說出來就肯定不可能了,主要是這些事情說出來也沒用,反正郝大友只要堅持住,那肯定就能有一番不小的作為。
又陪著郝大友嘮了一會兒,商定了一下送磚瓦的時間,王安這才離開磚廠,往玻璃廠走去。
不得不說,dj縣這個地方,還得說是正經挺牛逼的,因為有關于生活和建筑方面的這些廠子,dj縣基本都有。
除了水泥廠、磚廠、玻璃廠以外,像是食品廠,飲料廠,酒廠,紡織廠、肉廠啥的也都有。
只不過在規模方面,就都不是太大了。
在王安前世的記憶中,dj縣后來還專門劃了一塊地皮,把所有的廠子都給遷了進去,然后這塊地皮的所在地,就叫做dj縣工業園區了。
奈何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這些廠子的存在,都是些個然并卵的玩意兒。
離開磚廠后,王安很快就來到了縣城的玻璃廠。
縣城的玻璃廠,總體來說非常小,目測一下的話,也就比王安家的老院子大上那么一點。
而且這個季節縣城玻璃廠的生意,也是著實不咋地,只能用“啥也不是”四個字來形容了。
主要是磚都賣不動,那玻璃就更沒人買了。
再說因為工藝的問題,這年代的玻璃價格,也是有點貴的離譜,廢舊玻璃渣子回收還5分錢一斤呢,成品玻璃的售賣更是高達4毛錢一斤。
而這時候普通的家用玻璃,一平方米的重量大約在12斤左右。
也就是說,一塊一平方米的玻璃,就得差不多5塊錢。
由此可見,這玩意兒的價格在這時候來說,那是正經不便宜的。
要知道王安家的窗戶是雙層的,那也就是一平方米的窗戶,就得差不多花掉一張大團結。
王安在家的時候就計算過,兩層窗戶和單層門,還有客廳與廚房之間的格柵,以及米面雜物間的門啥的,那每座房子,就大約需要100平米左右的玻璃了。
兩座房子加一起,一共就是200平米。
一平米玻璃5塊錢,200平米就是足足1000塊!
并且最關鍵的是,玻璃這玩意兒是易碎品,還得多備上10平20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