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別說,就這么看熱鬧,也是正經挺有意思的。
當母親的,哪有不了解自己的兒子的,所以見王利那堅持己見的樣子,二娘姚萍又看了看王大梁,見王大梁不說話,這才無奈的對王利說道:
“反正是給你說媳婦,那就聽你的,完了哪天相看相看,要是行的話,再跟他們商量商量咋過禮。”
姚萍所說的這個“咋過禮”,在當地算是一種彩禮的交予方式。
簡單的來說就是,要么一下子全給,要么就是訂婚的時候給一半,等結婚的時候再給另一半。
王大梁聞言張了張嘴,想要說點啥卻最終還是忍住了。
不過很明顯,王利聽到這話那是正經挺高興,之前那就像是大冤種一樣的大臉,瞬間就變得眉開眼笑了起來。
王安發現沒啥熱鬧看了,這才笑呵呵的說道:
“老五你要是著急,明天就去找你木哥,要是不著急,就先找人打聽打聽對方的底細啥的,完了再去找你木哥,那行了,我回家了,明天還得干活呢。”
說著話,王安便離開了王利家。
......
接下來的兩天,王大柱和王安爺倆,都變得很是忙碌了起來。
王安和兩個木匠,開始割玻璃往窗戶上鑲嵌,順便再打上玻璃膩子。
這個活雖然很簡單,但割玻璃卻是個技術活,但凡一個不小心,那在用玻璃刀劃完印敲打玻璃的時候,就會把玻璃給干碎。
奈何這年代的木匠,對于割玻璃這個活也不咋熟練,而王安前世時雖然學會了很多技藝,但唯獨在割玻璃這塊是個二把刀。
好在不管干啥都是個熟能生巧的事兒,所以在這仨人磕磕絆絆的努力下,倒是總共也沒浪費多少玻璃。
王安和木匠在往窗戶上鑲玻璃,而王大柱則領著泥瓦匠和幾個小工繼續砌院墻。
至于砌院墻這個活就更加簡單了,也不用挖地基,直接鋪上一層石頭就開始砌磚,所以速度方面倒是挺快的。
直到第三天,郝大友派來送磚的車,才終于輪到了王安和木雪離、還有王利家。
三家都有幫工的人,卸磚的速度自然非常快。
就這樣,在忙忙碌碌中,轉眼間又是好幾天的時間過去了。
而在這段日子里,王安家的窗戶不但全都鑲完了玻璃,就連院墻也全部砌完了。
再通風晾曬上一段日子,兩座新房就可以全部住人了。
與此同時,王利和木雪離家的新房也打完了前后橫梁子,等橫梁子晾干之后,就可以上架子,也就是上三角梁了。
只是王安一家卻依然還在忙碌中,當然,木匠也沒閑著。
因為房子蓋完了,但家具還沒打呢。
說實話,屯里的木匠打制的家具,王安還真有點看不上眼。
不管是客廳里擺放的桌子,還是躺椅,做的那叫一個又蠢又笨,可以說毫無藝術觀賞性可言。
奈何這種事情并不能怪他們,一個屯里的木匠,能把桌子或者椅子啥的做出來,就已經不錯了,哪兒那么多要求?
說的難聽點,逼事兒咋那么多呢?
于是乎,王安便親自動手做起了家具,至于那兩個木匠,反倒成了給王安打下手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