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也別往心里去,就是沒有打大爪子那事兒,小安這本事也是藏不住的,人家都是一頭兩頭的野豬往家打,小安這犢子可倒好,一打就是一窩,那誰還能不知道咋回事啊。”
說到最后,劉桂蘭竟然還有點小得意,很明顯是在為自己有王安這么個厲害的大兒子而高興。
姚萍見此,也暫時拋下了自己兒子的糟心事,笑呵呵的說道:
“你看你這,又怕小安出名,又盼著小安出名,你難不難受啊你?”
劉桂蘭聞言,滿臉笑意的否認著說道:
“哪有啊,我哪盼著小安出名了,我就是怕小安出名,你看今天這事兒,多鬧心啊?”
看到這一幕的王安,也著實是有點哭笑不得,自己老娘的這番表現,那就差高聲大喊“我驕傲”了。
這時,姚萍又變回之前的滿臉愁容,然后對眾人說道:
“那我就回去了,看看我家那犢子去,這一天天的你說。”
王安聽到這話,想了想說道:
“二娘,明天老五估計也得跟著我們進山,完了你告訴他,帶雙槍別帶狗。”
二娘姚萍點點頭道:
“嗯呢,我知道了小安。”
回答完王安的話,二娘姚萍似乎是想說點什么,只是張了張嘴后,卻還是啥話都沒說出來。
很明顯,姚萍想說的話,肯定是關于勸說王利的。
只是這事兒哪怕是再次提起,也著實是沒啥必要的。
姚萍走后,劉桂蘭突然對王大柱感嘆著說道:
“你說咱們小安咋就突然讓人省心了呢?這眼瞅著大孫子都要生出來了,咯咯咯咯......”
當著王安和木雪晴的面,劉桂蘭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錯了,竟然整出這么一句話。
不過很明顯的是,因為對比的原因,此時的劉桂蘭那是正經挺高興。
而王大柱一聽這話,也十分配合著說道:
“那可能是咱們命好唄。”
王安和木雪晴相互對視了一眼,又不約而同的撇了撇嘴。
......
一夜無話,轉眼天明。
早上,劉桂蘭早早的就起來就給王安做進山帶的干糧了。
主要是給王安做完干糧,劉桂蘭還得給一眾幫工的人做飯。
這個季節進山,最好的干糧那絕對是非煎餅莫屬。
因為煎餅這個東西干巴拉基的,它不容易變質,并且這玩意兒還非常頂餓。
東北的煎餅,是用玉米面做的,簡單的來說就是用發酵后的玉米面,在燒熱的鍋里攤開薄薄的一層,三兩分鐘就熟了。
只是這玩意兒雖然不容易壞掉,但放上一段時間后,吃起來那是相當的費腮幫子。
吃這玩意兒就像是嚼牛皮一樣,最大的感受就是累得慌,腮幫子累得慌。
不過這玩意正兒八經挺好吃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