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王安對自己還得說是有個清醒的認知的。
緊接著,王安又笑呵呵的問兩個妹妹道:
“小美小麗,你們倆說,閨女是不是比小子好?”
王曉美和王曉麗雖然還聽不太懂大人們所說的話,但也能聽個差不多。
所以聽到王安這么問,王曉麗立刻點點頭,奶聲奶氣的說道:
“嗯嗯,大鍋說的對。”
王曉美也說道:
“就是閨女好,我跟妹妹都是閨女。”
她倆說完,全家人的笑聲更大了。
看著大人們都在笑,王曉美和王曉麗也跟著笑了起來,不過很明顯,這兩個小丫頭,根本就不知道大人們在笑啥。
說實話,這種家庭氛圍,王安感覺非常的好,特別好,嘎嘎舒服。
父母健康,弟弟妹妹們快樂的成長,媳婦很愛自己,而自己的話,那就是家里紅旗不倒,外面還能彩旗飄飄。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家里不缺錢花。
說實話,這就是王安前世在籬笆子里的時候,心心念念所向往的生活。
只是現在的話,這樣的生活是不能長久的,因為錢這個東西它實在是不禁花,一直只出不進的話,那早晚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
等大家都笑過之后,王安突然對王逸和兩個妹妹問道:
“小逸,曉美,曉麗,你們三個有沒有啥想要的東西啊,我明后天去縣城給你們買回來,不然等過段日子我可就進山了。”
之所以王安要這么問,那是因為現在這三個小的要是想要什么東西了,已經習慣性的找他這個做大哥的了。
因為他們仨要是找劉桂蘭的話,那劉桂蘭少不了會教訓他們幾句。
什么“就知道花錢啊”“不知道節省啊”要么就是“買什么買,沒有不是也一樣嘛”......等等等等諸如此類的話。
雖然多墨跡一會兒,或者是跟劉桂蘭好好商量一會兒的話,劉桂蘭最終也會無奈的同意,但長時間下來,就導致他們三個,下意識不想找劉桂蘭這個母親了。
畢竟誰也不愿意沒事兒就挨頓教育。
而他們三個若是找王安這個大哥的話,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王安對他們三個,那幾乎就是有求必應。
只要跟王安說點好話,王安不但會答應的很痛快,主要是從來都不會用話語去教育他們。
雖然王曉美和王曉麗現在一個七歲一個才六歲,但她們倆太知道在這個家里,誰才是最好說話的,找誰才是最省事兒的了。
只是王安話一出口,劉桂蘭就非常不滿的說王安道:
“不許慣著他們三個,你說你一點兒當大哥的樣子也沒有,小孩子能那么慣著嗎?再這么慣著,他們以后還不得上天啊?”
說實話,劉桂蘭說的其實也沒毛病,因為小孩子這個東西確實是應該嚴加管教,以后才會成人成才。
不過王安卻并不這么認為,因為在王安看來,那就是“成才不用管,管死不成材”。
主要是王安自己,那就是個明晃晃的例子。
要知道從小到大,王安可是正經沒少挨揍,你說是笤帚疙瘩、鞋底子,還是樹條子和鞭子,哪樣都沒少往王安的身上招呼。
可是呢,王安最后不還是變成了一個混混大溜子了嘛!并且到了后半生,還是擱特么籬笆子度過的。
所以說,孩子這玩意兒該管得管,但一直強行壓制的話,其實雞毛用都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