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雖然也很喜歡,但是沒有想要養育它們的想法。又不是人類小孩,干嘛要養。
急的寒枝趕緊擺手:“別殺呀別殺,我們帶回去養!”
“真的嗎!!”籽高興的不行。
箐也開始伸手摸狼崽子了,她也喜歡。赤的手指蠢蠢欲動,只有藍無動于衷,他覺得又不能吃,干嘛拿回去養?
藍不感興趣正好,芮把四只小狼分給了女孩們。
寒枝歡天喜地的抱著自己那只小狼,美的心里直冒泡。
她有寵物了!!呃雖然是狼。
不過狼雖然野性很大,但不代表不能馴服,狗的出現就是很好的證明。
狗是人類先祖第一個馴化的動物。有猜測說人類之所以可以成功馴化狗,是因為人類在捕獵時代,吃過的各種食物殘骸會往營地外隨手一丟。
一些嗅覺靈敏的狼就會嗅到食物的味道,并循著味道一直找到人類營地附近,找到丟在地上的那些殘骸。
大概無論是人還是動物,都會有懶惰的基因。這種不用到處跑就能獲得食物的方法,讓這些狼就此一直在人類營地附近徘徊,靠人類丟棄的殘骸生存。
但它們并不敢太過于靠近人類,所以都是趁著人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摸摸的吃。直到它們越來越習慣這種生活,有一些不會咬人的狼就大膽的靠近人類,當面吃人類剩下的食物。
先祖們覺得這些狼只是吃我們剩下的食物,但沒有攻擊我們的意圖,那是不是可以為人類所用呢?
于是先祖們開始主動馴化起了狼,把它們馴化成打獵的幫手或者用來看家護院。
就這樣,一部分狼開始為人類服務,就連外貌和性格也逐漸開始發生了變化。
那只母狼還沒死的時候,寒枝已經觀察了它好幾天了。從它一開始往人類部落靠近的情況來看,它的基因應該是親近人類的那一種。
而且那幾天找不到食物的時候,它就會吃一些灌木上成熟的漿果,或者刨地上的蟲子。
它有雜食的特性。雜食性動物的特點,就是性情溫順,沒有太強的攻擊性。
人類飼養的動物基本都是雜食性的,比如狗、雞、鴨、魚、螞蟻、老鼠等等。
其實動物馴化的過程比起植物來,算不上漫長。
后世有人專門對此做過研究,他們挑選了一些從未被人類馴化過的品種,比如狐貍。
一代狐貍和人類絲毫沒有親近的樣子,研究者留下了那些相對溫馴的個體繼續進行繁殖,一直繁殖到第四代,情況就開始發生了改變。
四代狐貍對人類變得親近了很多,研究者們隨后又為它們取了名字。其中一些狐貍聽到名字后就會跑過來,還會搖尾巴,這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突破。
到了第六代狐貍的時候,這種親近人類的特性就變得更加明顯,六代狐貍身上甚至開始出現了一些和家犬相似的動作,比如會通過舔舐人類來表達感情。
而且對人類開始表現出依賴感。
研究人員已經更換,但是狐貍的繁殖還在繼續,已經繁殖到第六十代。這些狐貍,已經至少有70%的行為看起來像狗了。
寒枝覺得植物的馴化,自己有生之年大概都看不到什么很大的變化,但是家畜的馴化,她活著的時候,肯定會有突破。
先祖們在動物馴化的道路上早就為她總結了許多的經驗,她不需要什么創新,有些事情可以創新,有些就不要自作聰明搞什么改變了。
只要跟著祖宗嚴選,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就會一直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幾個人原地挖個坑,把母狼的尸體給埋葬了以后,才抱著小狼崽回到了族里。
族里大人小孩個個都圍上來看稀奇。幼小的狼崽們完全沒有成年狼的那種兇狠殘忍,而是純純的蠢萌樣子。
眼睛睜不開,不能視物。又突然離開了母親熟悉的身體,被抱到一個陌生的懷抱里,周圍還全是不同族類的聲音,狼崽們縮在女孩的懷里瑟瑟發抖,都不敢叫出聲音來表示自己的害怕。
寒枝趕緊招呼小伙伴們抱著狼進了她住的帳篷里面,狼崽子們這才不抖了。
而是一個個伸長了脖子,想要吃東西。
這下給寒枝整不會了,狼吃什么?這么小,牙都沒長,肯定不能吃肉。
還是族長懂得多。
“昨天我們在林子里看到一群野羊,有幾只帶著幼崽,估計有奶。”芮說。
她們當時打的獵物夠多,而且春天的小羊和母羊不適合獵殺,所以芮直接繞過那群羊就回來了。
野羊打獵倒是好打,幾箭就射死了,但是要活捉的話,就不那么容易。
只能設陷阱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