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崽子們斷了奶以后,幾個小孩就每天喂它們吃以前會拿去丟的動物內臟。
但是不是喂的生食,而是煮熟以后再喂給它們。
狼野性本來就很大,如果再吃生食,那就會更難馴。
狼崽們睜開眼睛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各自的小主人,所以對于飼主,自然表現出比其他人更多的親近。
因為還是幼崽,所以目前對她們很依賴,但寒枝覺得等它們再長大點,估計就不會這么聽話了。
她也已經做好了養大的狼崽子最終會回歸山林的準備。
誰也沒說動物馴化是一件百分百可以馴化成功的事。
不過四只狼崽子,不能連一只親人的都沒有吧,做好準備的同時,保持一下樂觀心態也未嘗不可。
六月。
平原周圍的苧麻已經長到了半人高,莖稈有三分之二變成褐色,可以收割頭茬了。
早點收割,剛好可以讓二茬旺長階段趕上梅雨季節,充沛的雨量有助于苧麻的生長。
栗才知道這種隨處可見,以前族里只用來做繩子綁鹽包的植物能有這么大用處。
寒枝一邊用刀割麻桿,一邊絮絮叨叨的解說:“做繩子是最不起眼的用法,它可以做麻衣啊,我的樹皮衣都快穿爛了,我可不想大夏天的穿獸皮。”
她去年做的那幾件樹皮衣,穿了快一年,已經有破洞了。
史前時代沒有洗衣粉,她也沒在山里見到過皂角樹,每次洗衣服都是用草木灰。
草木灰的去垢只能說很一般,衣服要洗干凈,光搓洗是不夠的,還得拿去河邊用棒槌捶打才行。
所以導致樹皮衣爛的特別快。那也沒辦法,一共就那么三件樹皮衣,她夏天當夏衣穿,冬天當里衣穿,高頻率使用,爛的當然快了。
好在這種節衣的日子快要過去了,好好好。
割好的苧麻要把葉子給捋下來。這個活如果是細皮嫩肉的人來做,捋不了幾根苧麻手掌就得發紅。
但寒枝已經練就了一雙無情鐵手,沒在怕的!
老了的葉子直接捋地上丟掉,嫩葉子塞進筐里帶回去。苧麻嫩葉含有很高的蛋白質,不光人能吃,還是喂豬的好飼料。
說到豬,族里幾只野豬最近長勢都不錯,尤其是那只留著做種的小公豬,體長已經長到了一米多。
除了豬,族里的雞也挺給力。
去年冬天抓回來的那批母雞又開始下蛋,族里現在每天都能撿到五六個。
野雞不是每天都下蛋的,有時候是隔一天一個,有時候是三天兩個,全看伙食怎么樣。
這幾天的伙食就不錯,因為族里的小孩們天天除了挖蚯蚓,還給它們抓各種蟲子吃。
寒枝最近在考慮要不要專門建個養殖蚯蚓的池子,天天這么挖,多少蚯蚓估計也不夠喂雞的,還是得轉人工養殖。
這些原生野雞,比起一開始的桀驁不馴,已經老實了很多。
主要是它們就是想折騰,也沒辦法。族里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把它們翅上的長羽修剪一遍,防止飛走。
雞舍后來又被寒枝指揮族人重新改建了一下。圍欄還是竹子做的,但是晚上睡覺的雞窩屋頂茅草換成了瓦片。
她怕到時候雨季一來,茅草不頂用,到時候把雞淋濕弄得生病就不好了。
里面還用竹子搭建了臺子,中間留著空隙,好讓雞糞直接從空隙落到地上,方便以后打掃雞舍收集雞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