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很多部落經常這么干,一直流傳到后世的所謂搶婚制度,很可能就是這種習慣的遺跡。
有些很落后的地方結婚形式,是新郎必須一個人或者和他的朋友們一起,假裝用暴力把新娘從她的親屬手里搶過來。
而史前很多男人確實是用暴力從別的部落掠奪女人來當妻子的。
野蠻愚昧,就是這個時期人類的寫照。
但戰爭發生的原因往往都是因為饑餓,能吃飽喝好誰想打仗呢?
參與戰爭的小人物們,更多的都是吃不飽肚子的可憐人,無奈的被時代裹挾著卷進戰爭機器里后絞得粉碎。
不過食人族除外,他們是一支標準的靠著劫掠別人存活的野蠻種族,與其教化,不如轉世做人更快。
寒枝沒法去劫掠別人,族里的糧食也不夠養活太多人,所以她的行事風格一直都是廣積糧,高筑墻,不稱王。
窩在自己的地盤里不去劫掠別人,不代表就能一直和平。
她只希望最好不要動手,因為她知道動手的下場。
沒人希望自己手里沾血。
今年寒枝讓族人們摘了很多野葡萄回來,她準備釀大量的葡萄酒。
不是為了喝,而是提取酒精。
酒精用處太多了,多準備一些以備不時之需。
女媧氏所有人每天都忙得腳不沾地。
打獵、撿橡子、收集草籽、挖地窖,還要割甘草葉子和苜蓿回來曬干。
曬干是為了冬天拿來喂豬喂羊的,它們不能光吃橡子。
野雞的下蛋頻率開始變低。
野雞蛋除了會給族里人做蒸蛋改善伙食以外,剩下的都給族里小孩孕婦吃了,每人一天一個。
但現在下蛋頻率降低,有點供應不上。
秋末野外捉不到什么蟲子,蚯蚓也快被小孩們挖干凈,沒有加餐,下蛋當然不給力。
這可不行,雞蛋是很重要的,大人們可以不吃,起碼要供應孕婦和小孩。
還是得挖個池子養蚯蚓,于是寒枝又抽調了十個人挖池子。
因為蚯蚓喜歡陰暗潮濕溫暖的環境,所以池子的選址也要講究一點。
地勢平坦、排水良好、遠離噪音和震動的地方。
她設計的池子是半地下式,從地面開始往下挖五十厘米深,地面上再修葺20厘米,四周用土磚砌墻,上面還要蓋上一層竹編的網,防止什么山鼠蟾蜍之類的天敵鉆進去偷吃蚯蚓。
蚯蚓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5c,濕度為70%。冬天還要加厚飼料厚度,再覆蓋草簾子保溫。
以后族里的廚余,比如什么果皮蔬菜殘渣之類的都可以直接丟進蚯蚓池子里當飼料。
如果養殖成功的話,蚯蚓可以拿來養雞,養蚯蚓的土又可以拿來肥田,蚯蚓糞可是有機肥之王!
族里的小孩們挖蚯蚓挖的更起勁了,挖回來不再拿去喂雞,而是直接丟進蚯蚓池子。
小巫醫說了,現在種下一只蚯蚓,明年就可以收獲很多很多只蚯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