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唯一的缺點就是這套歷法只適用于夏國本土,寒枝只能默默祈禱自己現在站的地方不是其他國家...
雪一開始還只是點點的砂礫狀,慢慢越下越大,到了后面,已經變成鵝毛一樣。
因為這場雪,外面的建筑工事不得不暫停一下,族人只能回到屋里繼續干活。
剝橡子殼桐子殼磨橡子粉劈篾條織布做衣裁獸皮,能做的活多著呢。
三三兩兩的族人聚在要好的人屋中,在土坑里生起火取暖,就著篝火的光做活。
還照著巫醫的叮囑,把窗戶開一條小縫,免得一個不注意中了炭毒。
窗外一直大雪紛飛,屋內卻暖和極了。
等到晚上吃飯時間,眾人出去一看,嚯,不過是一個下午的時間,地上就已經積了三四厘米的雪層了。
往常這個時候天色已經很昏暗了,今天因為這場雪,平原看起來還是白晃晃的,到處都一片明亮。
坐著干了一下午活的寒枝伸了個長長的懶腰,打開門,先是被冷冷的寒風吹得抖了一下,接著就興奮起來。
這么大的雪,明天可以在平原上抓野雞啦!
好耶,最近建筑工地太忙,狩獵隊來不及進山,剛好抓一批野雞換換口味。
不過天公不作美,第二天雪依然在下,她的抓野雞計劃就此泡湯。
在經過小朋友兩天的努力后,拐棗終于都給摘干凈了。
清水洗干凈后直接把拐棗倒進石磨里面磨碎,磨碎以后加清水進鍋先煮一遍,然后再用紗布將汁液過濾出來。
過濾好的汁液倒進鍋里熬煮,煮開以后撈出上面的浮沫,在熬煮的過程中還要不停攪動防止粘鍋。
一直到汁液變得黏稠,出現濃密小氣泡的時候,就可以倒進陶盤里面自然冷卻,拐棗糖就成功啦!
冬天氣溫低,最后一批糖出鍋的時候,頭一批糖也冷卻完畢。
不過這糖熬出來以后不是那種硬質的,而是有點像麥芽糖的質感。
拐棗的含糖率不低,品質好一些的可以達到百分之四十,所以這一批采回來的拐棗,最后熬了將近四百斤的拐棗糖。
大豐收啊!族人喜不自禁。
老巫醫和蓮看到那些就長在自己老窩的拐棗最后居然熬出這么多甜蜜蜜的糖來,心里簡直有點發堵。
我的媽,這么好的東西就長在那里,她們竟然不知道去撿了吃。
成熟的拐棗會自然掉落,不過如果沒有人經常去撿的話,就會被森林里的野生動物吃完,畢竟這時候動物永遠比人多。
幸虧松鼠都已經冬眠,不然樹上的拐棗還沒熟就會被它們先摘完。
堇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竹簽,把黏稠的拐棗糖纏在竹簽上,分給排隊的小朋友。
寒枝留了一點糖在鍋里,準備試試能不能做糖葫蘆。
野山楂太酸了,往年族里采的不多,她只會弄一些切片曬干炮制成山楂片,用來治積食。
不過今年山里有一顆山楂樹跟突變了一樣,果子又大又紅,吃起來明顯比其他樹的果子要甜一些。
把果實摘了個精光后,連吃帶拿的族人把這顆山楂樹小心的連根一起挖走移栽在了平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