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氏平原,臘月二十九。
冬日樹林里,大量落葉喬木都剩下光禿禿的枝干,只有竹林里依然一片青綠。
一群人拿著鋸子斧頭正在忙活著,把竹子連枝帶葉一起砍回去做除塵掃把。
“咱們族里今年住的都是新房子,意思意思拂一下灰,取個除舊迎新的好兆頭就行。”寒枝說。
除了她以外,其余人都對這件事感到新鮮極了。
畢竟房子是今年新出現的東西,所有和房子有關的東西,都是新鮮的,包括年底這種大掃除。
平原上的雪因為族人掃的頻繁,所以到了今天已經化了大半,腳踩的地方都是濕淋淋的。
要不是之前有先見之明的鋪了一條石子路,現在出門估計都沒處下腳。
山中的雪卻因為山里氣溫本來就低再加上一直累積,所以化得很慢。
砍竹子的人帶著兔皮手套兔皮帽子,并不覺得冷,只有無限的干活熱情。
屋子里憋幾天了,今天終于可以進山活動一下。
進山的路上,雪地里偶爾可以看見一些死去的野兔野雞尸體。
不過巫醫叮囑過,這種死了的野物尸體不要撿回來吃。
春不撿雞,冬不撿兔。
野雞是一種生命力很強的動物,很少生病,但春天例外。
春天的野雞很容易生雞瘟,死在野外的那些說不定就是得雞瘟死的,這種死雞身體里面本身就有很多寄生蟲,又不知道死了多久,又滋生了多少新的細菌。
冬不撿兔也是一樣,平時的兔子放狗追都難追到,一個個特別能蹦跶,但冬天會因為缺少食物很容易生病,死在野外的基本一身病菌,就算沒有病菌,也多數骨瘦如柴沒法吃。
以前撿著吃是沒辦法,好歹也是肉,賭一把,吃死人就吃死人。
現在這小日子過得,誰也不樂意因為這兩口肉丟命。
這一邊的竹林熱熱鬧鬧,那一邊的平原一群小孩們也沒閑著。
族里一年下來攢了不少野雞毛,一部分用來做箭羽,剩下的,都被倒出來用來做雞毛撣子。
不光屋頂要打掃,屋里面落的灰也該掃一掃啦。
其實做雞毛撣子最好就是選公雞的“三毛”,也就是尾毛、背毛、頸毛。
不過當初拔毛的時候沒想那么多,都混一起了,選看著差不多的扎算了。
一隊小孩挑雞毛,一隊負責把雞毛用麻繩綁在細竹枝上。
綁雞毛是個細活,還很需要耐心,所以沉穩的小水被分在了這個隊伍。
她莫名興奮的搓搓手。
太好玩啦,雞毛居然可以做這么多東西。
族里每天都有人給自己做箭羽,手藝最好的是赤,她做出來的箭羽穩定性最高。
因為箭支多數時候被用來打獵,所以族人目前用的都是短羽箭,阻力小、箭速快,就是比起長羽的話控制力差了點。
“枝說明年去野湖旁邊的林子里面找找野鴨子,鴨子毛做箭羽更得勁。”赤對蹲在旁邊看她做箭羽的小水說。
小水瞪大眼睛。
巫醫真的好厲害呀,明明只比她大一點點,懂得事情怎么這么多呀。
說到野鴨子,小水想起雞圈里那群野雞。
“那我們是不是也要養鴨子呀?”她問。
赤笑著看她一眼,小機靈鬼,這都被你發現啦!
“對呀,聽說養野鴨比養野雞麻煩,因為鴨子要在水里活動,不過枝說野鴨比野雞的免疫力更強,不容易生病,所以還是要養一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