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磨盤并不難做,只要有合適的石頭。
最好是質地細膩的砂巖石,因為耐用還無毒。
閑著的兩個部落人員都在附近山上河里的轉悠尋摸石頭。
人多力量大,小磨盤的石材不多會就找齊,交給芮用鑿子修整形狀。
鑒于鯉族人收的麥子實在是有點埋汰,在磨盤做好之前的時間,剛好用來挑麥子。
“麥芒就不挑了,太多,主要是里面的石子泥塊要挑干凈啊!”寒枝對著一群挑麥子的人仔細叮囑。
沒篩子,麥芒只能等會水漂去除。
吃個面粉確實不容易,一道一道的工序,所以先民們才吃了那么長時間的麥飯。
不是吃飽了沒事干,估計都不會費心去研究石磨。
今晚是吃不成面粉了,修整石磨和漂洗的小麥晾干都需要時間。
“姐,面餅真的很好吃嗎?比肉還好吃嗎?”小妹根本想不出來難吃的麥飯能好吃到哪里去。
雖然小妹也覺得這些人很厲害,每次進山都能弄到很多吃的,但是麥飯呀,麥飯就是難吃呀,怎么做都難吃。
她記得自己很小的時候吃過一次麥飯,剛吃第一口,她就哇的一聲哭出來了。
拉嗓子啊!
母親和姐姐只能把她們的魚留給自己吃,她們只吃麥飯。
雖然只吃過一次,但是小妹對麥飯的陰影一點不少。
“應該好吃吧?巫醫說她們知道很多事,說不定真的能做好吃。”
“那我們什么時候能吃到?今天晚上嗎?”
“今天晚上吃不了,明天晚上差不多。”風絲和妹妹頭也不抬的你一句我一句聊天,一邊把手里挑干凈的麥子放進袋子里面。
族里的小孩都坐成一個圈圈挑麥子呢。
“不過今天晚上的東西也好吃,母親她們今天進山摘了很多以前沒吃過的野菜呢。”
沒吃過的野菜,蘑菇已經被清洗干凈,跟魚和其他野菜一起進鍋做了大亂燉。
小妹以前還覺得她們族里這口大石鍋非常不錯,聽說是以前的族人在河里面撿來的。
撿到的時候,石鍋就有個被河水常年沖刷形成的凹面,可以裝很多食物。
這個可是除了那塊畫了一些線條的龜甲之外,族里最貴重的財產。
做飯的族人每天用完都要洗干凈收起來好好保管的。
但是小妹去女媧的營地轉了一圈回來之后,看石鍋有點不順眼了。
“它燒水怎么這么慢啊?我看山外人的鍋,都用不到一半時間,水就開始咕嘟了。”小妹看著那口明明比陶鍋先點火,但是卻半天不見水沸騰的石鍋,有點著急。
做飯的人很不福氣:“她們陶鍋肯定容易壞,你忘啦?以前我們也用過陶鍋,燒了幾次就壞了,還不如石鍋呢。”
小妹有點半信半疑的,不過記憶里好像真有這回事。
她又跑回營地那邊。
說是馬上會裂開的陶鍋正好好的架在一個怪東西上面,一點要裂開的樣子都沒有。
“那是什么呀?”小妹問正在燒水的女媧氏廚子。
“三腳架,有了這個東西,把鍋往上面一架,就不用臨時搭灶臺了。”
“灶臺又是什么?”又是一個小妹沒聽過的新詞。
“專門做飯的,長這樣。”廚子兩只手在空中比比劃劃的。
小妹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到底長什么樣。
哎呦,你們女媧氏,從哪里做出來這么多奇怪的東西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