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人一個個很氣憤。
雖然平時不怎么關注孩子吃的怎么樣,睡的怎么樣,但是出去打總得有個理由吧。
吃不飽就是理由,甭管是孩子吃不飽還是自己吃不飽。
有稷部作為典型的農耕社會,早已經出現了家庭模式,一夫一妻是標配。
當然了,男性也已經知道了自己在生育中起到的部分作用。
雖然這個時候已經出現了重男輕女的初期形態,但還沒有發展到后世那么喪心病狂的程度,人為干預的情況也相對較輕,所以男女數量比較平衡。
但也因為避孕手段不發達以及男性源自基因里的繁殖欲望,生起孩子來那是沒完沒了。
不管能不能養活,先生了再說。
畢竟對于現在的他們來說,生孩子不過是瞬間的事情,完事以后倒頭就睡了。
后續也不用承擔生育的痛苦,還能收獲一個孩子。
此時的孩子與其說是獨立的人,不如說是父母的私產,長到兩三歲就可以開始干一些活。
生的越多私產越多,當然愛生了。
至于養不活,那也好辦,多得是辦法處理孩子。
這種模式可以說從農耕社會開始,一直持續了幾千年的時間。
對后世的惡劣影響也非常大。
但此時的有稷部哪里知道這些東西。
他們只知道老祖宗就是這么干的,沒吃的就搶,養不起就丟,平平常常。
“首領,你都聽清了啊?真的少了很多人?”部落成員再次確認一遍。
“就是少了,那個矮子首領說了好幾遍,我還又問了幾遍的。”骶肯定的點了點頭。
人少好辦啊!
“就去看看,上一次開打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要是去了覺得不對勁,就說是去換鹽的,他們也不想隨便就打起來。”
骶繼續說道。
他想的倒也沒什么問題。
只要兩族爭斗,就一定有傷亡,誰也不想死不是,能好好解決就好好解決。
就這樣,有稷部帶上了夠來回的糧食,又跨上自己的弓箭。
有稷部的弓箭不是他們發明的,而是到達了這片野地以后撿到的,來源不明。
弓箭不光能射人,走在路上還能打點野雞野兔補充食物。
光種田填不飽肚子,當然只能另外找辦法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周圍都是山,一邊種田一邊打獵,才能剛好溫飽。
“平原人肯定沒有這個武器,首領啊,我們怎么不早點去那邊看看呢。”
后知后覺的有稷部成員問骶。
骶也覺得這個問題好啊。
可能是以前有吃的就不想動彈吧。
想到己方都有弓箭了,對方可能還是拿著長矛,骶對這場戰斗的成功更有信心。
吃不完的白花花的鹽好像在沖他招手。
“快走快走,早點回來,還得種地呢”。
說到走,有稷部的人又開始扭頭互看。
“首領,你知道怎么走啊?”成員們看著骶。
骶自信的一揮手。
“知道,我父跟我說過,不記路我當個屁的首領。”
于是這支隊伍幾乎在寒枝她們進山離開的同一天,踏上了前往平原搶奪食物的路程。
其實路并不難走,這不光歸功于骶記著上一代老首領教給他的口訣,還有賴于島民們。
島民年年都換鹽,走的都是固定路線。
雖然經過了近一年的風吹雨打,路上的痕跡已經很淡了,但是加上骶記得的一些路線細節,邊走邊確認,倒也沒有走錯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