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么遠的距離,從這里搬運泥巴進山燒瓷器的行為純屬缺根筋。
這年代高嶺土又不是什么受管制的稀缺資源,自然可以大搖大擺的搬到附近建工坊。
瓷器的燒制不比燒陶,要復雜精細的多。光是塑形這一步,就不能再用陶器慣用的泥條盤筑法,要改用轉輪拉胚。
瓷器當然也可以用泥條盤筑來做了,但這樣有點多余。
泥條盤筑的缺點,就是會因為泥條的重量讓做出來的東西很笨重,而瓷器的優點之一,就是輕薄。
雖然因為輕薄導致運輸難度大大增加,但是只要加上一些處理手段,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比如先民們會燒制一種大罐子,然后在里面放上瓷器,再加入一些稻谷殼啊木頭粉末什么的填塞進去防止碰撞,取瓷器的時候直接把外面便宜的大罐子敲碎就行。
不過瓷器的話寒枝還是準備留一手,先不把后世的那些經過無數次改良才造就成的精品瓷器做出來。
這種瓷器現在就拿出來跟人做交易,無異于殺雞用牛刀。
沒必要沒必要。
先做白陶。
所謂的白陶,就是瓷土加上高嶺土混合做原料,用一千度燒成的素胎陶器。
要知道白陶這東西,從公元前兩千五百年開始就已經出現了,商代后期發展到頂峰,直到西周時期才沒落,中間有一千多年的發展史。
可不能因為瓷器出現,就讓它一剪梅了。
寒枝知道因為自己的到來,所以蝴蝶掉了不少東西,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她想在不損失己方利益的情況下,多保留一些先民們的智慧發明。
而且這樣也會讓她一直保持手里有更先進的技術,即使被其他部落模仿,也不愁拿不出新東西來。
老獵戶拿著一把石鏟,吭哧吭哧開始挖地。
這么多人,這些人又長得如此高壯,一頓估計就能吃掉一罐子粟米。
他便連續挖了三罐子出來,這下肯定夠今天和明天吃的。
眾人就見剛才離開的老獵戶,懷里抱著陶罐從茅屋后面轉出來。
“你們為我的房子忙活了這么久,我這兩天打到的獵物上次都換了鹽,沒什么好肉給你們,來,這是我從前換來的粟米,吃吧。”
裝粟米的罐子口上封著一張草編的墊子,然后用樹藤扎緊了。
寒枝湊到那罐子前面,發現罐身隱約可以見到一些泥土。
大概知道為什么茅屋里面沒糧食,原來是埋進地里了,還挺聰明。
不過三罐子粟米可不少啊
老獵戶要么就是打獵手藝過硬,攢下不少糧食,要么就是太實在了過于好客。
“我們有吃的,你攢點糧食不容易,還是拿回去吧。”芮把罐子往老獵戶手里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