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游商感覺很迷茫,這樣過一輩子,和留在北方過一輩子,區別好像只是到過的地方多一些而已。
干點別的事情吧。
她莫名想到北方那些地窖里,已經變成了灰堆的糧食山。
那么多的糧食,如果能夠隨便運到其他地方,就可以換來各種各樣的東西了。
南邊雖然也有很多平原,但和大河流域的平原比起來可就不夠看了。
他們那里更多的,不是山就是海,都不是能正經種糧食的地方。
南邊和北邊還有一點不一樣,那就是他們種的不是粟,而是稻米更多一些。
游商曾經仔細的算過,發現稻米的產量連粟都不如。
但南邊的人不會種粟,就像北邊的人不會種稻一樣。
如果兩邊的人可以互相學習一下一下怎么種植對方的糧食就好了,游商有時候會這樣想。
她在象背上突然想試著把南方的稻米運到北邊,再把北邊的粟運去南邊。
但糧食太重了,游商曾經試著讓人背著糧食走遠路,最后就是到了地方以后,背著的糧食都被吃了精光。
你說怎么不多背一些,背不動啊,人力有限,所以她最終放棄了這件事。
看似緊盯著下方爭斗情況的游商,其實腦子里面一直在回想著她這些年做的許多事情。
她已經活到了母親死去的年紀,她最初的那批奴隸伙伴們,也都在這個年紀死亡。
這讓她有了一種錯覺,此后的歲月,能活一年,就賺一年。
這樣的她,想做什么不能做呢?
如果是以前,她遇到這種劫道的人,會先警示一遍愿意逃走的人可以逃走,不愿意逃走的,那就繼續打下去。
但今天她居然沒有這樣做,而是直接看著兇殘的侍從們把那些野人戳刺的鮮血橫流一地。
她的侍從很多都是第一批跟著她一起離開的奴隸后代,奴隸伙伴們死去之后,就靠著她和那些還活著的伙伴一起把這些孩子們養大。
游商自己沒有生孩子,但從來不覺得這有什么問題。
伙伴的孩子就是她的孩子,這些孩子長大了以后,也同樣把她視為母親一樣的存在。
在游商被大象卷起這件事發生之前,游商的最后一個奴隸伙伴也死了。
之前的奴隸生活對于身體的損傷還是太大,雖然坑里每天都有粟米丟進去給奴隸吃,但奴隸每天都要超負荷做事。
有余糧的部落,同時代表他們有著大片的田地需要人耕種,這可不是什么畝產千斤就算沒種好田的年代。
畝產三百斤就算糧神保佑,不得了。
農耕最費人力,不光是奴隸,即使是平民,也有無數人死在耕地的途中。
游商之所以能比自己的所有伙伴命長,是因為游商不一樣,不知道是因為同情她小小年紀就失去了母親還是她從小就長得可愛招人喜歡,母親死了之后,游商反而沒怎么餓過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