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隊伍原本歸屬于一支有三十多頭大象組成的大家族,里面的絕大多數成員,都由母象和未成年的小象組成。
成年的雄性大象則已經被趕出族群,被趕出去的公象通常會獨來獨往或者和其他公象組成隊伍同行。
將祝葵卷起來的這只母象卻并不是被家族趕出來,而是自己脫離出來的,一起的還有幾只和它一起長大的年輕大象們。
它們自族群之中脫離出來后,除了偶爾會回祖地和母親團聚一下,其余時間,都跟著領頭那頭年輕的母象,四處跑。
原來的族群首領雖然并不滿意年輕母象的出走,不過她們的族群實在是太大,正常一支象群的規模是二十多只,它們達到了三十多只。
這大概要歸功于領頭那只年老母象的身上,每次干旱時,它都能帶著家族的成員們找到水源地,盡力保證家族成員的存活率。
這么一年年的發展下去,自然數量越來越多。
幾只年輕大象的離開,算是減輕了族群的負擔,所以這種離經叛道的行為,最終還是被允許了。
游商努力看著眼前的大象,試圖尋找一些熟悉的印記或者什么東西來確認這就是多年前她從泥沼中拉起的大象。
但無論怎么看,也看不出一丁點它和那只小象的相同點。
它太大了!站在它的腳邊時,感覺隨便抬個腳都能踩死自己。
大象卻沒踩她,而是伸出鼻子,力道輕柔的卷起她的身體,又把她放在了背上。
祝葵已經不認識象,但象依然記得她,因為大象是擁有長期記憶的動物,亞洲象的智商則更為突出。
它們可以記住那些讓自己印象深刻的聲音,甚至可以分辨人類的性別、年齡、以及種族。
假如你在十幾年前向一只大象潑水,那么十幾年后再次遇到它,它可能會用鼻子吸起水再噴你一身。
而對于自己的同類,即使幾十年不見,它們也可以認出彼此。
也正因為大象的高智商,所以才會在后世,被專門訓練用來表演藝術。
這只象在遠處的樹林中,聽到游商喊叫的聲音時,就從樹林中趕了過來。等到了地方一看,當初那個把自己從泥沼中拉出來,又給自己喂了一罐水的人,臉雖然變了一點點,但聲音一點沒變。
它高興的卷起游商,又更高興的發現了地上自己愛吃的草。
這個季節,就屬這種草最好吃啦,等到天氣冷一些,它就要走嘍,去暖和的地方,找那種甜甜的木頭桿子吃。
那桿子真是太甜啦,它為了每年都可以吃到,年年都要走很遠的路。
沒有辦法,象生就只有這點愛好,還好它有好幾只一起長大的象陪著它到處跑。
再次被卷上象背的游商趴伏在象背上,感覺心情前所未有的好。
集市開啟的第三天,游商從下游那些會挖鹽的部落手里換了大量粗鹽回來。
寒枝讓人去采了不少野草,這個季節的草已經開始干枯了,好燒的很。
“你說的提純,就是用這種草?”祝葵有點懷疑的看著那一大把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