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已經連續吃了幾天的粟米粥和水煮野菜,但這樣的食物水準,即使還是平民的時候,也有很多人沒有體驗過。
平民也有半年的時間需要靠吃豆葉豆飯過活,哪有頓頓吃粟的?
最主要的是,每天這樣吃著睡著,也沒有人來叫他們干活。
這日子簡直太詭異了,這些人要干什么,為什么要像養牲畜一樣把他們養在屋里?
不過今天外面似乎有了點動靜。
“都出來都出來,準備干活了。”游商的侍從大聲朝屋里吆喝著。
機靈點的人隨著侍從的話音落下,身體已經竄到了門口。
這幾天吃飽睡好,每人還得了一身新的麻布衣服,一些被轉換好幾次,不知道換過幾次奴隸主的奴隸們,隱約可以猜出這次的奴隸主大概是個好說話的。
不管到了誰手里,總之干得都是那些活,不是幫著養豕養雞就是種地。和那些被運進城里,可能會讓巫綁去做人祭的奴隸比起來,他們算是走運的。
游商的名聲在奴隸之中甚至比城邦之主還要大,因為奴隸群里總有一些人會有意無意提起她的事跡。
所以很多奴隸在來到游商的地方之后,心里就已經開始暗自高興。
但那些不久之前還是自由平民的奴隸,卻并不這樣認為。
所以大部分奴隸都出去了之后,屋里還有十幾個奴隸縮在角落不愿意動彈。
侍從進了屋發現這些人不肯動,不由得來氣,“讓你們好吃好喝的休息幾天,該干活了你們不動?找死啊?”
游商手下的侍從們,尤其是派來管理奴隸的這些人,好說話的并不多。
只有不好說話的,才能更好的管理奴隸,這是游商觀察很久之后得出的結論。
侍從手里提著長矛,一臉不耐煩的表情,好像下一秒就要把矛戳過來了一樣。那群不愿意動的人慌張的站起身,魚貫走出屋子。
等出了屋子一看,外面的地上已經擺著一溜奇形怪狀的器具了。
從山上拿下來的青銅器,就著寒枝指揮人建造的土窯,已經被重新融了打成農具。
但青銅器的數量還是太少,寒枝甚至把那一套可以敲擊的青銅編鐘都給融了,也不夠用。
最后的折中辦法,就是把青銅用在刀刃上,比如犁頭,只把前面接觸土的地方用青銅做個殼,后面的部分,就接上木頭。
這樣一來,算是勉強做夠足夠六十人使用的農具了。
其他二十來個老的老小的小,肯定不能干重活,跟在壯勞力后面敲敲土塊拔拔草還差不多。
這些農具依然是游商不曾見過的樣式。
但在“雇工”們拿著這些農具開荒后,她才發現這些怪模怪樣的東西,確實比原來的那些石器要好用很多。
雇工,是寒枝給奴隸們的新稱呼。
“我不喜歡奴隸這個詞,他們現在算是我雇傭的工人,所以簡稱雇工。”寒枝這樣告訴游商。
一個稱呼而已,游商自然順勢改口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