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盤過了第一道的面粉還是以粗粗的顆粒居多,芮又把這些顆粒投回石磨里重新研磨。
第二遍磨出來的面粉,就可以用來篩選細粉了。
用蘆葦扎成的小刷子拂去上面那一層帶著麩皮的粗顆粒,下面一層,就是細細的面粉。
河邊到處都是蘆葦叢,花穗蓬松,一陣風吹過,葦絮飛的到處都是。
沒有竹子,寒枝就用柔韌的蘆葦桿編了個篩子。
細面粉倒進篩子中,隨著她兩只手來回搖動的動作,面粉從篩子細小的縫隙間,一點點落進下方干凈的麻布上。
黃褐色的小麥粒就在游商和她的一眾手下眼里,慢慢變成摸起來手感膩滑的面粉。
單憑摸起來的手感,就知道這叫面粉做出來的東西,一定不會難吃到哪去。
寒枝又和游商要了油。
即使是游商這樣的大商人,日常吃油也是很節省的。時下人常吃的是動物油,以牛油羊油以及豬油居多。
牛油叫膏香,羊油叫膏膻,豬油則叫膏腥。
民脂民膏一詞中,脂和膏的區別,就在于有角和無角。牛羊類有角的脂肪叫做脂,豬這種無角的,就叫膏。
游商是不吃豬油的,因為時下豕的養殖方式讓她不喜,所以寧愿不吃。
牛油和羊油是游商在北方,和那里的部落民們換到的。
換羊油的地方有許多很高很高的山,但在山下,有一條河流沖刷出來的平原。
那里的人喜歡把房屋的一部分建在地里,還會建一座特別大的屋子,供老人和小孩子住。
祝葵很喜歡那里,因為那里是非常少見的,依然維持著上古部落生活習慣的地方。
不過這些人會養羊,并不怎么養牛,牛油是祝葵在草原上,和那些沒有固定住處的人換來的。
吃油很節省的祝葵,見寒枝開口要油,大方的拿了一罐子牛油出來。
牛油比羊油更好吃,這一罐子,本是她為了留著過冬吃的。
寒枝一開始以為是普通的豬油,也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豬油就豬油吧,沒得吃就不要挑了。
等揭開油罐上的蓋子后,她敏銳的聞到了罐中傳出的牛油那股特殊香氣,口水差點滴下來。
媽呀,滿滿一罐子牛油,這對于一個久苦于無油可吃的原始人來說,比一罐子黃金的誘惑還要大。
“你從哪來的這么多牛油!”蒼天啊,難道祝葵有一個養牛場?
寒枝瞬間心生向往。
“牛油?”游商抓住這兩個字,和她換油的那些人似乎不是這么叫這種動物的。
“不錯,就是牛油,從牛身上來的,就叫牛油,羊身上來的,就叫羊油。”寒枝不知道此時人怎么稱呼牛,但這確實是牛油沒錯。
“身上有這種油的動物,你知道哪有嗎?”見游商沒有回答自己的問題,寒枝只好直接問了。
牛啊,這可是牛!
終于在她面前出現了,雖然只是身上的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