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挖井就調配了六十個人,十五人一組,每組配備兩個古猿負責挖土。
雄性古猿現在干活也沒有以前那么呆了,大概是吃的好,腦子也跟著發達了一點,不然寒枝都不放心讓他們下井挖。
萬一挖塌方了可不是開玩笑,雖然有石頭做的防塌方工具,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沒發生就是百分之幾概率,發生了那就是百分百。
另外還有一支游商后面調來的隊伍,正在游商的住處做龍骨車。
龍骨車主要就是各個部位的零件太多耗時間,但好在很多零件,比如提水的木鏈條的規格都是一樣的,這種也可以直接弄一條手工流水線,每個人負責一部分,最后再拼接就行。
“蝴蝶椎知道怎么用吧?就這樣挖。”寒枝先在地上圈了個圓形出來定位置,然后把蝴蝶椎往土里一插。
這工具之所以叫蝴蝶椎,是因為下方尖銳的地方可以破開土,而上方有兩個像蝴蝶翅膀一樣的泥斗可以用來裝泥巴。
蝴蝶椎依靠著人上下的動作,下可以破開泥土挖掘,往上提的時候,泥土就會被裝進泥斗中。
一邊挖掘一邊裝土,等泥斗中的土滿了,就可以把工具拿出去清理,然后繼續挖。
水井其實是一種有幾千年歷史的產物,早在河姆渡時期,就已經發現了水井的遺址。
很可能寒枝現在的同一時期,某個地方已經有人知道怎么挖水井了,只是沒有遺跡留下來而已。
古人的智慧從來都不容小覷。
蝴蝶錐挖十米內的淺井好用,但再往深處挖的話,就得用轆轤。
利用輪軸原理制成的起重裝置轆轤,后世很多地方一直都還在用來汲水用。
井口站幾個人來操縱轆轤,把挖井的人用繩索吊進井里取挖出來的土,再用繩索吊上來把挖出的土丟掉。
一直循環往復,直到水井挖好為止。
挖土和運土的人都是雄性古猿,他們力氣大但是個頭小,各方面來看,簡直都是天選挖井人啊。
“這些人干起活是真有力氣。”祝葵站在井邊,看著井里兩個賣力挖土的古猿。
寒枝偷偷笑了一下,這些還是買一送一得來的。
買蓮和風荇她們,送雄性古猿。
前面的兩口井挖的還算順利,因為寒枝一直在旁邊監工,井里的古猿又有力氣,不管是挖土還是裝土運送效率都很高。
挖一口十米的水井,大概兩天的時間就可以了。四個位置同時進行,速度飛快。
只是其中一口水井的位置,只能挖淺水井。挖到十米之后,底下被一塊巨大的青石磚塊給擋住。
這種情況下,要么就挖這么深,要么就換個地方重新挖。
不過第二天寒枝發現這口底下有青石板的井,大概是因為青石板充當了過濾器的作用,底層沒有泥沙,沁出來的水非常清澈透亮。
只是肉眼觀看的話,已經達到飲用水的標準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