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的時候,寒枝突然說起讓祝葵帶著人上山的事。
“上山?上山做什么?”游商不解問。她今天也是在風氏這邊吃的。
早上吃的是面條,所以滿屋子都是嗦面條的聲音。
湯底是用蘑菇和肉熬制的,煮好的面條里面又打了雞蛋,雖然油不多,但出鍋時依然噴香。
祝葵都羨慕了,風氏整天吃些她沒吃過的花樣,不能怪她每天在這賴著不走啊!
不過這個時候上什么山?砍柴?
猜對了一半。
“我看獸皮不多了,那些雇工每人只能做一身冬衣。冬天不下雪不下雨的時候還是要出來活動,所以要做的厚實一些。”
只要不是像最北邊那樣冬天雪下的和人差不多高,冬天就沒必要貓冬。
現在可沒有那個條件。
很多活也是可以在室內進行的,比如香菇種植。
今天進山不光砍柴為過冬儲存燃料,還要看看有沒有野生香菇群。有的話都取回來,搞人工養殖。
“我們會種這種菇。”寒枝挑起碗里一塊滑溜溜的香菇,這些還是以前的存貨。
平原上的香菇種植已經正式步入了軌道,每一批種下的菌絲都可以收獲很多,除了吃這些自己種的香菇外,女媧氏的人還經常進山采蘑菇吃。
吃不完的菇就曬干,可以儲存很久都不壞。
“這菌你們都能種?”游商愣住。
天生地養的東西,人怎么可以種活?
但如果是風氏的話,還真能行,游商又想。
“會種菌子的人還在山上呢,明天進山我順便叫她們下山來,你也讓你的人跟著我們一起去找種菌子的樹。”
菌子長在樹上?又是祝葵的知識盲區。
“我也跟著。”祝葵說。
寒枝怕她身體吃不消,祝葵年紀比堇還大些。
進山找東西這事是說不準的,又不知道菌落群的具體位置。說不定爬半天山就能找著,也說不定爬幾天都找不著。
祝葵大概也知道寒枝在擔心什么,“我多帶些人,一直找不到,我們便自己下山。”
寒枝點點頭,這樣也行。
“哦對了,除了找菌子,再找找有沒有花椒樹呢。”得給雇工們驅驅蟲了,個個臉上都有白斑。
游商自己臉上也有。
地位再高,都逃不過這個寄生蟲啊。
時下人喜歡喝生水,衛生狀況又很堪憂。最起碼飯前飯后洗手這種事壓根就沒人干。
祝葵還是跟著女媧氏一起相處久了,才學會了她們勤打掃做衛生的好習慣。
幸虧這里的人還沒有學會用人糞做糞肥種田種菜的習慣,不然沒有經過堆肥處理的人糞用作肥料,里面的寄生蟲會直接污染土地和農田,進一步提高感染寄生蟲的幾率。
除了別人,女媧氏自己人也要再做驅蟲,這種事最好每半年一次。因為就算很小心,也還是會因為大環境太原始而不小心中招。
“花椒。”游商沒聽過這名字。
“說不定你收集的貨物里面有種子呢。”寒枝猜測。
花椒是夏國原產植物,很早開始就已經被先民們用來做菜去腥用,祝葵有也不奇怪。
祝葵想了想,然后說:“你要去我存放東西的地方看看嗎?你看看有什么能用的,都拿走。”
與其讓這些東西在地窖中發霉,不如交到真正知道它們價值的人手中。
寒枝趕緊把嘴里的面條吞下去。
這是什么意思呢?游商的貨倉是她做生意的根本,除了她自己的人,根本不會讓外人進去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