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瞥了山貍子一眼,這家伙野性難馴,除了寒枝以外,不管看見誰,都要習慣性先哈一下的。
有時候生氣了,連寒枝也要哈的。
小橘從被子里跳起身,兩條前腿伸長,后背隆起,伸了個大懶腰。
昨晚真冷啊,還好主人的床上很暖和。
它跳下床,徑直朝著一旁的貓碗走過去,昨晚睡前寒枝往它碗里放了不少魚干,還沒吃完呢。
本地居民部落因為是依著大河聚居的,所以每次集市上不乏有人擺攤賣魚,大魚小魚都有。
寒枝有一次還看到有人在集市上賣一種后世很刑的魚,呃呃呃就是那個因為捕撈過度,被列為極危的某種鱘魚。
那頭鱘魚體長目測起碼有兩米,不知道要多少糧食才能換走呢。
還有一些后世已經絕種的魚類,比如大河原生的刀魚。
這些大魚其實并不常見,估計是因為此時的撈魚工具比較原始。但是小魚嘛,那就很多了。
一堆又一堆的麥穗魚堆放在地上,旁邊還有幾堆鳑鲏。
鳑鲏的個頭都很小,因為這種魚長不大。
因為個頭小不好處理,處理不好吃起來又發苦,所以鳑鲏最便宜,寒枝換了好幾盆回去,專門烘干了給小橘當口糧。
如果族里油多的話,用油把這些小雜魚炸一下也挺香的,但這地方油可比魚珍貴多了,所以不如給貓吃。
小橘吃的噴香,寒枝和箐也終于被芮喊醒了。
“起來吧,火塘的火燒好了,你們堇姨也快做好飯了。”
倆孩子迅速起床穿衣服。
天氣一冷,這個覺就太好睡了,很容易睡過頭。
今天沒刮風,屋外一片寧靜的雪景。
沒見過雪的南方人士也許會沉浸在雪景中,但已經成為本地人的寒枝和原本就是本地人的箐根本就無心欣賞,只想趕緊洗漱然后干飯。
火堆里的栗子被燒的啪啪響,堅硬的殼一點點裂開口,栗子的甜香從火堆里飄出來。
各個屋里的的人都去廚房拿了飯,又各自回屋烤火。
原來只有三間草屋的地方已經擴展成了六間,女媧氏的人不用擠在一個房間睡覺,松散了不少。
早飯是噴香有嚼勁的大餅子加面疙瘩湯,還有牛油炒蘑菇。
火堆旁一下子就坐滿了人。
“籽她們在山上也不知道怎么樣呢。”箐喝了一口疙瘩湯,隨口和寒枝閑聊。
疙瘩湯的湯底是用魚熬的,所以喝起來很鮮,堇又在里面放了不少的茱萸,喝進嘴里辣辣的。
冬天喝上一碗這樣的辣湯,再就著前面火塘里的火堆散發出來的熱度,不一會兒就熱的額頭冒出小汗珠。
“她們都蓋火墻啦,又有煤餅燒,肯定比咱們山下的人住的暖和。”寒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