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隸見識了火折子的神奇之處后,注意力就不再放在觀察房子上了,但這房子在他們眼里依然是非常好的,畢竟城主和巫醫的房子也是這樣,天底下就沒有比他們住的房子還要好的地方了。
但面前這些人顯然不這么認為,因為她們開始對這間房子挑三揀四起來。
“這屋里的光線也太暗了,只有頂窗就算了,開的真小。”
所謂的頂窗,是時下半地穴式泥墻草屋的標配,因為房子低矮,換氣的窗戶就開得很高,一是因為時下的房子不像后世那樣總是會建一圈屋檐,而只是延伸出短短一部分的茅草邊,起不了什么遮擋作用,風雨稍微大點就能把低處澆濕,窗戶開低了擋不住雨水,二是開在高處,換氣效果更好一些。
但因為頂窗往往都是很小一個,幾乎起不到什么照明的作用。
醫療隊的人以前也是很適應這樣的頂窗的,在風氏沒有出現之前。
但風氏來了之后,祝葵就把自己居住的房子,包括四周侍從們住的房子都給大大改善了一番,裝上了支摘窗,房間無論通風還是照明都變好了很多。
除了挑剔頂窗之外,這些人又在挑剔屋內烹煮食物的地方,也就是那個火塘。
“連個灶臺也沒有,只能在火邊把食物煨熟,跟在外面有什么不同?”煮飯的人嘀咕著。
隸更不懂了,做飯不就是這樣做?難道外面還有別的做法?
“哎呀我都忘了,出門的時候老大給了我兩盞陶燈和桐油的,火塘的火還是不頂用,把油燈點上。”
于是隸看見這些人在她們背著的那個據說是用水竹編織,叫做竹筐的東西,伸手進去翻找了一遍,找出兩個陶燈。
兩個隸松口氣,陶燈,總算是他們認識的東西了。
但緊接著這些人就又掏出一個陶罐,呃,那是陶罐嗎?
看著像是陶罐,但是形狀卻不像,時下的陶罐都是圓口的,那口可能大一點,也可能小一點,但大致都是一個圓口。
這個罐子不一樣,它沒有那個圓口,而是從陶身的位置長長延伸出一截細細圓圓的部分出來。
造型在兩個隸眼里看來真的是非常怪異。
侍從拿著陶罐,小心將里面的燈油從流口中傾倒出來,于是隸知道這個長長部分的作用了。
有這樣一個部分,往外倒東西居然一點也撒不出來!以往的那種圓口每次倒水或者是倒湯,都會灑出來一些。
清亮的桐油被倒在陶燈里面之后,隸才又發現一件事。
天氣寒冷,燈油都會凍成白色膏狀,這些人的燈油怎么沒凍住?
“也沒個凳子也沒個桌子,唉,坐在地上總覺得冷冰冰的。”有侍從抱怨了一聲。
兩個隸不安的動了動盤臥在地上的兩條腿,心想是么?有這么厚的草席鋪著,怎么會冷呢?
“不知足,也就是風氏來了以后,我們才知道什么凳子桌子的,以前不都是坐在地上、樹樁上、石頭上嗎?!”櫅不是很認真的反駁了隊員一句。
于是隊員們也沒有很認真的聽,繼續挑挑揀揀。
兩個隸就這么呆呆的坐在火塘邊的草席上,聽著這些人把他們眼里最好的房子挑剔的一無是處。
盡管有很多詞匯聽不懂,但就是知道那是在挑剔這間房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