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枝原本是打算靠著結盟賣農具從其他部落那里收糧食的,結果最后只有三家愿意結盟,有兩家還是看在祝葵的面子上才同意。
她的面子只有一家愿意買,實在是太打擊人了。
這導致她坐等收糧的計劃徹底落空,她現在不比以前了,雖然還算不上家大業大,但后續每個月都會有新增人口,不得不想辦法從別的地方填補糧食漏洞啊。
與其等著別人送糧上門,不如自己多開些荒地。她手里還有很多原本留著和人結盟的農具,不能就這么放在倉庫里落灰不是,最好都給用起來。
工具充足,唯一的問題就是缺乏人手。
而且這個人手問題,光靠奴隸是無法解決的。
奴隸,是一種思維方式和正常人完全不一樣的生物,一開始不能像聘用正常人一樣,聘用這些“非正常人類”。
因為常年遭受剝削和欺壓,所以大多數奴隸都患上了“習得性無助”。
人在反復遭遇了無法逃避的負面遭遇之后,形成行為無效的認知,把失敗歸因于內部、穩定以及普遍的因素,將成功歸因于外部以及偶然因素,自此喪失學習動力。
個體在經歷了重復的失敗或者負面事件之后,形成了一種消極心理。具體表現就是主動放棄努力,被動接受困境。
而且不光是心理上的,同時引發實質性的腦區功能變化,認知控制減弱,負面情緒增強。
絕大多數的奴隸們都認為無法通過努力改善環境,提升自身的處境,對未來不抱希望,對日常生活以及勞作失去動力和興趣。
他們的日常表現就是絕望躺平。
女媧氏很幸運,因為去年第一批換進來的奴隸中,有一半都是剛從平民變成奴隸身份的人,尚沒有像做慣了奴隸的人一樣對生活失去所有的熱情和希望。
他們干活的時候不需要人用罵聲催促用鞭子監督,而是自覺的往前推進勞作進度,并在看到風氏之后的一系列舉措之后,迅速意識到這個地方的不同。
意識到之后,這些人勞作的更加積極,引導的其余那些日常絕望躺平的奴隸們也跟著積極向上了不少。
盡管這樣,但奴隸的心理創傷是沒有那么簡單就平復的,指望他們馬上學會像個正常人一樣做事也是很難的。
有很多奴隸至今都還是只能做一些簡單重復的活,比如挖地鋤草,一旦脫離了簡單的工作范圍,大腦cpu就要燒干。
最好就是把他們集中在風氏這里統一管理,每天從監工手中領取固定的勞作任務,吃飽睡好,時間長了慢慢就會變得和正常人一樣。
目前來看,這樣的事情,只有風氏可以做到。
此地此時此刻,沒有哪一個部落可以做到風氏這個地步,寒枝不能簡單的將這些本來就是“人”的同類們隨意的丟棄給本地人管理。
除非他們擺脫了推一步才能走一步的人偶模式,重新變成人。
這樣一來,她就只能想辦法弄一些平民階層的人給她種田了,平民家庭條件咋樣她不在乎,只要能正常思考,日常干活有干勁有奔頭就行。
瞌睡來了送枕頭,她看眼前這些人,就很合適啊!!
“什么?要我們搬出部落?這怎么可以,咱們住哪?吃什么呢?不行不行,不能這樣。”
不大的一間草屋里,人頭攢動,個個都神情激動,憤憤表示這不是胡鬧么。
還好這些人坐在地上的草墊上,寒枝自己坐在上首的凳子上,而且還離得有段距離,不然她真怕自己被唾沫星子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