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搞得好像你是弱隊,別人是強隊一樣?
能不能有一點進取心啊,曼奇尼先生!
-【??????】
-【這也太慫了吧,怎么的,不想在主場贏球了嗎?】
-【現在陣型三個中后衛,兩個邊衛也在回收,曼奇尼就是在打五后衛了!】
-【我收回剛才說的話,曼奇尼的戰術再牛,主場居然想守個平局,他是個慫包啊。】
-【我早就說了,曼奇尼就是靠茍,信不信,他絕對茍不住。】
-【曼奇尼小心被打臉啊,別到時候2:2守不住,被對手反超一個,結果自己隊又沒有前鋒了,到時候看他怎么急吧!】
其實,別看烏迪內斯主教練斯特拉馬喬尼想要猛攻。
烏迪內斯場上一些老球員,卻覺得2:2對于這支球隊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結果了。
畢竟這可是在人家的主場——國際米蘭的主場啊!
拿一分走人,烏迪內斯完全不丟人,可以昂首走出梅阿查。
但是當這些烏迪內斯的老球員看到曼奇尼居然換下波多爾斯基,換上中后衛安德雷奧利開始打五后衛之后。
這些經驗豐富的老球員瞬間也卸下了心理包袱!
本來都不想攻了,你倒好,主動防守,放出中場讓我們來攻。
那好,那就繼續打你唄!
烏迪內斯的助教斯坦科維奇顯得非常興奮。
這是他作為烏迪內斯教練組成員,自從國際米蘭退役之后,首次重返梅阿查球場。
從球員到教練,這樣的身份轉變讓斯坦科維奇重回梅阿查之后感慨萬千。
球員時代作為國米球員,代表藍黑戰袍在場上贏球;
如今我作為對手的教練來到這里,唯一的目的就是擊敗老東家!
由于國際米蘭中場人數較少,加上又是以防守為主,所以烏迪內斯毫無懸念地取得了中場的控制權。
他們頻繁把球傳到邊路。
要么下底傳中,要么斜45度吊入禁區,充分利用三名高中鋒的身高優勢,頻頻對國際米蘭的球門展開高空轟炸。
砰砰砰!
砰砰砰!
無數的榴彈炮從四面八方扔向國際米蘭的禁區內。
除開拉諾基亞,其余的兩名中后衛小胡安和安德拉奧利身高都在1米85到1米87之間。
本來踢了全場就累得不行,結果對手上來的這三個身高都在1米9左右的生力軍,將國際米蘭的后衛線打得確實夠嗆。
下半場比賽第85分鐘,烏迪內斯的高中鋒泰羅突然繞過拉諾基亞沖向前點,一記俯身魚躍沖頂!
漢達諾維奇視線受阻什么也看不見。
只聽見“咚”的一聲,再一抬頭,足球砸在門梁上,彈出了底線。
梅阿查球場響起一陣驚呼——好險!
漢達諾維奇也趁著這個間隙摘下了手套,使勁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
剛才這一下真的驚出了他一身冷汗。
而國際米蘭這邊,自從波多爾斯基下場之后,攻勢就徹底停滯了。
一方面源自于曼奇尼讓球員們回收,注重防守;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陣型變化之后,少了波多爾斯基和沙奇里在邊路的牽制,科瓦契奇在前腰位置上陷入密集的人員包夾之中。
縱使他擁有再優秀的盤帶技能與向前的決心,也很難突破重重阻礙和伊卡爾迪形成連線。
國米主教練區域身后的球迷看臺,不少渴望球隊能翻盤的國米球迷都探出身子,對曼奇尼大吼:
“別守了,壓出去呀,曼奇尼!”
“我們需要唐龍和伊卡爾迪連線,把唐頂出去!”
助教埃雷拉神色復雜地回頭看了看這些激動的球迷。
然后試探地對曼奇尼說:
“老大,我覺得這些球迷講的也有點道理,科瓦契奇已經完全被限制住了,現在的情況只有把唐頂出去,才能和伊卡爾迪形成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