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原本的戰術構想中,長友佑都是不可能首發的。
尤其是這場比賽,如果是以攻為主的話,就更不能讓他首發。
因為長友佑都一旦首發,他在右路前插對位的是桑普多利亞的左后衛雷吉尼。
雷吉尼這名球員身高1米83,而且速度非常快。
無論是身體上還是速度上,長友佑都都處于劣勢。
長友佑都想用慣用的下底傳中突破雷吉尼,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曼奇尼原有的想法是把桑頓調到右路,讓他和雷吉尼對位。
桑頓的身高占優勢,在對抗中或許還能不落下風。
不過唐龍也只是隨口一說,他沒和雷吉尼交手過。
實際上,以曼奇尼為首的國米教練組,他們掌握的賽前資料,以及對對手的了解,是要遠遠勝過唐龍的。
畢竟這些教練都是職業教練,他們懂得如何用一套開場的排兵布局,去延續90分鐘的比賽。
而唐龍的優勢則在于比賽進行中的實時判斷。
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賽道。
正在門外偷聽的齊沃聽到唐龍建議讓長友佑都首發,也是搖搖頭,淡然一笑。
“這肯定是不行的。”
這一周來,齊沃和曼奇尼詳細研究了對手桑普多利亞的排兵布陣。
相比較之下,用桑頓代替長友佑都打右邊后衛是一個更加明智的選擇。
當然,這就要更加壓榨一下桑頓的體能了。
“曼奇尼先生,其實我覺得吧,很多時候你并不完全需要此刻一套首發陣容。”
“在國際米蘭這支球隊中,很多替補球員依然可以為球隊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就拿桑頓來說吧,他長期受到傷病的困擾,剛來球隊的時候也踢不上主力,但是這幾場比賽他的表現我們所有人都看得到。”
“很多時候,桑頓豐富的經驗,和對證明自己的極度渴望,也是我們前進道路上必不可缺的一環。”
唐龍說完之后離開了曼奇尼的辦公室。
對于唐龍的這個說法,曼奇尼也是陷入到沉思之中。
他在賽季初開始評估的時候,的確是認為,國際米蘭的首發主力陣容和他們的板凳隊員有著天壤之別。
首發陣容在意甲是一流的,但替補呢?
很多哪怕是放在聯賽的中下游也很難打上主力。
但情況真的是這樣的嗎?
桑頓、安德雷奧利、奧比、博納佐利……
這些替補球員就真的那么弱嗎?
至少從最近一段階段的比賽來看,情況好像并不是這樣。
很多輪換球員和替補登場的球員,往往都成了比賽中發揮至關重要作用的奇兵!
逆轉,多次逆轉比賽!
他們都展現出了作為冠軍球員的氣質。
有時候到了聯賽最后階段咬牙沖刺的時候,一個球員的實力并不能完全以他的基礎技術水平而決定。
道理很簡單,足球從來不是靠一個人踢的,足球是11個人團結在一起的運動!
拼搏進取,永不言棄,死磕到最后一秒——這種意志力和精神力,往往也讓一個球員發揮出120%、甚至150%的實力。
如何在主力球員身體感到疲憊的情況下激發出那些替補球員的戰斗力,以及他們對勝利的渴望、對證明自己的決心。
這也是關乎到國米能否多線推進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