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但凡多冷靜地觀察一會,也不至于這么不冷靜。
當他看到霍弋騎著高頭大馬,竟然神奇般的配備雙持長柄大砍刀登時就愣住了。
霍弋屁股底下的高橋馬鞍很好地拖住了他的身體,而雙邊馬鐙又提供了很好的著力點。
而自己的雙腿必須緊緊夾住馬腹,并且還得有一只手抓住馬鬃毛或者死死握住馬繩才能維持在高速沖鋒時的穩定。
他們要在一次來回的沖鋒之中解決五十個稻草人,霍弋使用長柄大砍刀,天然就比自己手中只能用來刺擊的長矛有優勢。
看清這一切后,廖化感受到沉重的壓力。
但很可惜,現在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賭約已經被公子傳遍軍營,此刻數百奚人義從前來圍觀此事。
每天高強度的訓練雖然將他們的身體練就的強壯無比,但是精神上的空缺使他們不肯放過任何一點樂子。
眾目睽睽之下,已經由不得廖化反悔,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自己怎么說也是在關羽麾下待了好幾年,騎術這方面也是從小就練習,還是很有贏的希望。
廖化握緊手中長槍,等待著比賽開始的信號。
場上一共四條通道,兩人一人兩條,需要各自從一條殺穿過去然后再轉向殺回來。
看臺上,劉禪雙眼微瞇他也很期待這場比賽,雖然結果已經注定,但他想看一看馬鞍馬鐙究竟能將舊時代的騎兵碾壓到什么程度。
這些數據都是以后的重要參考。
這年頭騎兵對騎兵的比拼資料太少,自己將來可是要對付虎豹騎的。
犬父那里卻只有被虎豹騎追殺的經驗。
隨著一陣鼓聲,霍弋和廖化二人齊齊勒馬而出。
在主人的催促下,兩匹馬在短時間內將速度踢得非常高。
因為沙漏時間很短,若是慢了在規定時間內便完不成這一來一回的沖鋒。
廖化騎術確實驚人,只見他先于霍弋抵達第一個稻草人,然后揮槍便刺,直接貫穿稻草人的脖頸。
若是真人,必然一槍致命。
而后廖化扭動上身,將長槍拽出來,調整姿勢準備刺擊下一個目標。
與他不同,霍弋則是將砍刀橫置握緊,借助馬速,在抵達稻草人跟前的時候順勢一個揮砍的動作。
那稻草人的腦袋便飛了出去,隨后便將砍刀調整位置,準備下一次揮砍。
第一次的稻草人在右側,而第二次的在左側,雙方的五十個稻草人都是這樣一左一右的交叉排列。
廖化每次都要動作幅度很大地調換摟住馬脖子的胳膊,同時調換用另一個胳膊夾緊長槍,期間雙腿緊緊夾住馬腹不敢放松。
最開始的十余個稻草人,廖化憑借著充沛的體力都是進行了一擊斃命的刺殺。
而到了后面,顯然廖主簿已經放棄瞄準,多是刺在面積較大的胸腹,甚至有的只是刺穿肩膀部位。
而霍弋則是無此問題,每次調換左右,他只需雙手握住刀柄轉個圈就行。
而且由于馬鞍馬鐙的存在,他的體力消耗比廖化緩慢得多,幾乎每一個稻草人不是被梟首就是被砍穿胸膛。
沖鋒穿過通道后減速轉向,而后從另一條道路再沖殺回去。
廖化不知霍弋的成績如何,但他知道自己第一條道路中只刺擊了二十四個目標,有兩個稻草人放的太近,他沒來得及換手。
而且此刻他的額頭和雙手已經冒汗,頻繁的換手動作讓他體力消耗頗大。
以至于第二條道路上的稻草人,他只刺擊了十九個。
廖化的馬匹良與霍弋,因此先于后者沖到終點。
不過,霍弋也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自己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