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得知呂蒙要對自己購買的糧草動手,劉禪思慮再三最終還是決定,派軍隊前去把糧食接運回來。
南方的路不好走,即便是沿著官道消耗也不小,除了自備的糧草,主要依靠沿途各縣供應補給,所以劉禪并不能帶太多人。
從乾天衛軍中挑選三千精壯,由自己親自率兵南下,同時還將醫軍一半的人手帶上,約兩百余人。
額定醫軍是五千人,但實在是開支緊張,目前只有軍醫百余人,輔兵三百余人。
身體健康、沒有殘疾的成年人都拉去做正規軍了,所以輔兵大多是十三四歲的童工。
當然,輔兵主要是做搬運傷兵、運送物資、包扎外傷、照顧病人等輔助性工作,并不需要參與一線治療。
那些開方、取箭頭、截肢手術等都是專業的醫匠來做。
因為部隊人太少,所以現在只有兩個部曲督,分別是糜芳之子糜旸、張仲景的族孫張燁。
傅誠因為傅士仁的關系,只做了百人將,其人知恥后勇,反而是醫術進步最快的那批人之一。
此次劉禪便將他們帶上,除了做戰場上的軍醫之外,順道考察一下沿途野外各類草藥的分布地點,以便后續派遣人手搜山檢海屯草藥。
此次所購軍糧的行程是自湘水關卡啟程,走益陽,經沅南,過澧縣,入江陵,總之就是繞過整個云夢澤地區。
劉禪率兵抵達漢壽的時候收到了從江陵轉送的孫權的回信。
孫權用一頭大象做了回禮,大象留在江陵,信則是轉送到劉禪手中。
說的雖好,但沒有對等性地以長輩的姿態指出自己應該怎么做,沒有對盟友提出什么協助要求。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對方并沒有對自己產生心理虧欠,也就說明孫權并沒有接受自己的謀劃建議。
所以劉禪得出結論,孫權還是盯著荊州不放。
煩躁之下,劉禪便帶著一行侍衛在湖邊射獵魚鳥。
因為孫策先例在前,劉禪始終不會離開營地太遠。
東吳使者鄭泉,以及霍弋、關興、張苞、譙周等人隨行。
一開始,劉禪并沒有親自下場,而是看著士兵狩獵,他則是像一個評委一般點評眾人的表現。
劉禪最初的弓箭老師便是被稱為‘弓腰姬’的孫尚香,此后便是諸葛亮,期間劉禪還主動請教過趙云和黃忠。
再加上劉備若隱若現的大骨架遺傳優勢。
對于射箭一道,劉禪非常有自信,毫不客氣的說,天下間,同齡人之中自己稱第二,無人配稱第一。
使者鄭泉見此情景卻以為劉禪是因為射藝不精才沒有去射獵。
因為在他看來,這般年紀的公子少爺,正是熱衷于聲色犬馬飛鷹走狗的時候,應該是那種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形象。
鄭泉似乎是孫權的近臣,于是他對劉禪夸耀起孫權射獵的事跡來。
“……當時眾隨從盡皆驚慌,而至尊卻是沉著冷靜,不慌不忙地拉開硬石強弓,瞄準那餓虎,一箭射出,正中其額,猛虎斃命。”
說完,鄭泉得意洋洋地看向劉禪。
當然,若是只到這里,劉禪便打算敷衍著夸兩句就得了,誰料,使者下一句話就聽得劉禪有些不愉快。
“至尊武藝絕倫,天下少有。劉公子亦是少有英杰,勤學苦練,待加冠之后臂力成熟,未必不能望至尊項背。”
說完,甚至一旁的譙周也跟著面色一變,他看向使者。
你慘嘍,公子可是非常小心眼的。
表面上這句話像是在夸贊劉禪,其實還是在夸孫權,甚至還暗暗踩了一腳劉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