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喬越是思考,越覺得自己不了解劉禪,對方的思想,仿佛處于一個自己無法進入的另一個時空。
他絞盡腦汁,用盡所學地去剖析分解劉禪的每一個言行舉止,試圖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
結果他看到了劉禪身上,有墨家的工于器械精巧機關術,有法家的刑不重則不威,有農家重視農桑技藝,有兵家的疾如風侵掠如火,對百姓有儒家的仁,又有著道家的灑脫自然。
越是如此,諸葛喬越是好奇,心底泛起貪婪的求知欲。
劉禪好像是一本讀不完的書,非常值得切片研究。
所以,劉禪說自己要親自督軍北上,諸葛喬在壓下自己淺薄認知范圍內的看法后,非常認真地開始思考劉禪為何要這么做。
劉禪不知道諸葛喬為何站在面前一言不發,甚至不問自己為何要親自北上。
劉禪借口都找好了,若是他問,就說自己信重你們這些臣公,荊州后方交給你們我放心,襄樊前線二叔苦苦支撐,自己這個侄兒自當受任于危難之際云云。
可是對方就是不問,難道聰明人就喜歡自己揣測?劉禪頗感無聊。
當然,無論有沒有人問,不管有沒有人反對,理論上都不能阻止劉禪北上。
除了江東呂蒙。
當面對這個對手的時候,劉禪總是認為自己再小心也不為過的。
所以他在離開之前決定再次強化南郡的防御,公安和江陵兩城的守軍不動,依舊分別由伏虎軍、龍武軍駐守。
沿江烽火臺除了原本明面上的哨兵之外。
還令郭慶安排眼明心亮手腳利索之人,偽裝成商賈山民,往來于各哨所之間,進行傳遞消息和反間諜的工作。
靠近各哨所的,除了偽裝起來的自己人之外,全都按照間諜處理。
江上防守的,除了樊茂的一千水兵外。再令蠻人司馬辛耶,率領一千飛熊軍也參與江上巡邏。
算是構成雙重巡防系統,二人互不統屬,若是戰事一起,則都歸公安留守廖化指揮。
劉禪則能督軍一萬,走五百里荊襄北道入襄樊。
做完這些之后,劉禪總覺得還有欠缺,但是不知道具體在哪里。
直到馬良提醒道:“公子,可否需要我出使一趟東吳,與之重申盟好之意?”
劉禪眼前一亮,對,就是這個。
自己竟然只顧著埋頭強化己身,卻忘了明面上也能進行博弈。
當即,劉禪書信一封,表示雖然有些小摩擦,但是兩家結盟共討曹賊的大局依舊,小子向您問好巴拉巴拉……
同時給孫權準備了豐厚的大禮,總之姿態做得很謙卑恭敬。
孫權可是個裝糊涂的高手,在外交上挑事簡直是手到擒來,這點不得不防。
給呂蒙也準備了一份,畢竟人家給自己送來一員大將,總得答謝一番嘛。
“季常叔作為左將軍掾,一定能將我的意思轉達給東吳,維護兩家的盟好。放心去吧,南郡屯駐的三萬大軍是你堅強的后盾。”
馬良拱手作別,欣然走上出使江東之船。
數日后抵達江東,面見孫權。
“聽聞劉公子在南郡操練兵戈,不知兵力幾何?”
“公子麾下有五萬大軍,皆是精銳敢戰之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