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徐盛下令士兵就地伐木取柴,將所帶物資中所有的酒和油都拿出來灑在上面。
讓吳軍士兵們佯裝攻打營寨,實際上是沖過去將這些東西堆放在營寨旁,然后放大火燒之。
結果僅僅以損失五百余人的代價便攻破十座夷寨,夷漢皆驚懼。
徐盛看到戰報非常高興。
“這以酒助火而攻之,比起強行攻殺事半功倍啊。”
剩下的兩座夷寨中的人則是在吳軍進攻前便棄寨而逃。
得知此事的廖立面露憂愁,這些蠻夷是武陵郡中最為心向朝廷的一批。
他好言相勸才將他們從深山老林中遷徙出來,準備將其化做治下之民以充實官府人力資源。
結果現在都泡湯了,甚至以后再想說動其他蠻夷出山種地恐怕會更加艱難。
自出使江東之后便被劉禪安排過來做蠻夷政委的馬良,此刻也在臨沅城中。
馬良見廖立憂愁,便問道:“府君何以嘆息?”
廖立看了他一眼,面上憂愁不減:“吳軍手段狠厲,雖然城池無憂,但是鄉野之民恐遭其罪啊。若是戰事遷延日久,我武陵郡怕不是要生靈涂炭啊。”
“良倒是覺得,徐盛此人雖有大將之才,但卻缺乏牧民治郡之才。他只顧著能快速進軍的好處,卻是將本地蠻夷徹徹底底的得罪了。”
馬良胸有成竹道:“如今沙摩柯得世子殿下封為忠公校尉,提兵五千卻有作壁上觀、兩不相幫之意,實乃是對江東還心存幻想。”
“如今借著徐盛之兇狠,再以金玉之物誘之,當能說動其出兵助戰,則此間雖有賊不足為患。靜待江北我大軍回援破敵之后,徐盛自會退走。”
聞言,廖立微微點頭,認可了他的話。
如今蜀吳這場戰爭的勝敗,其實并不在他們這里,主戰場大概率在江北。
而決定大戰勝負的便是回援的漢軍能不能打穿吳軍的防線。
若是援軍始終來不了,后方這些郡縣便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個投降東吳。
“可是,誰去說動沙摩柯呢?”
馬良拱手道:“良可去。”
“你并非我武陵亦非荊州之官,何必攬下如此危險之任?”
“朝廷危難,良自當不避荊棘。況且,我知沙摩柯此人雖然為蠻夷,卻有謀略,只要世子殿下還在統帥大軍,他是不敢對我下手的。”
“真良才也!”廖立感嘆道,隨后便請他為使去招蠻兵助戰。
不久之后,領命攻取長江上游的陸議終于成功攻取宜都郡全境。
吳軍繼夷道縣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之后。
進攻西陵、佷山等地便比較順利。
尤其是宜都太守樊友在得知吳軍來攻打自己以及屠城的消息后,竟然不顧下臣們的反對,帶著妻兒親眷向著蜀中逃去。
群龍無首之下,大小官吏接受了陸議的勸降。
而駐守在戰略要地的將領詹晏、陳鳳拒不投降。
陸議領吳軍大軍水陸并進,水上和陸上同時發動進攻,在不計傷亡的強攻之下,秭歸城破。
隨后孫權任命陸遜為右護軍、鎮西將軍,進封為婁侯,率兵駐扎夷陵,守衛峽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