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紙業制造局劉禪采取的是分發股份眾籌的形式開辦的,襄陽有頭有臉的幾乎都參股入資了。
但這里面獨獨,沒有蒯家。
一開始,蒯奧還并不太在意。
不過是建了個非常大的官營作坊,蒯家雖然衰落,但掙錢的手段豪族并不缺,不會為錢發愁。
但后來不行了,自制造局第一批潔白勝雪的紙張產品問世之后,立刻引起市場轟動。
產品還未賣出襄陽呢,便被本地這些豪族內部消化,哄搶一空。
他們幾乎都是股東,但是他們的觀念依舊沒轉換過來,頭腦里依舊認為上等的白紙是奢侈品,紛紛起了收藏的心思。
甚至不少人開始給遠在他處的親朋好友寫信。
至于寫什么那不重要,就是為了炫耀一下自己正在使用高端的奢侈品。
劉禪給他們立下的規矩無人敢違背,身為股東也要拿錢買貨。
制造局得了貨款,賬上資金立刻充裕起來,迅速投入到第二批的生產之中。
數百名工人得到不菲的薪水。
這些底層百姓哪里見過這般收入。
平日里一年到底在地里刨食,到頭來一點糧食也沒攢下來。
被官府征發服徭役,也只是獲得非常稀薄的補貼,就這還要被上級克扣。
服徭役的時候,吃的飯菜不是陳年舊糧,就是被蛇鼠禍害過的酸糧。
過慣了苦日子的他們在領取薪水的時候竟然痛哭流涕,口里不斷的向蒼天、東皇太一等神鬼為劉禪祈福。
他們這時才第一次感受到‘努力工作就會有收獲’,非常感激劉禪能給他們這次機會。
而被留在襄陽負責替劉禪看場子的黃皓立刻捕捉到這個商機,立刻招募更多人手擴大生產。
只不過劉禪為了防止出現工業搶奪農業人口的惡性經濟現象,對能夠正式入職的工人進行了嚴格的規定。
既其一家戶口中必須有一名成年兄弟或成年兒子在耕種四十畝的均田,該戶人家才有一個應聘的資格。
也不用擔心他們一大家子擠在一個戶口中鉆空子。
蜀科中,為了防止百姓不分戶而逃避賦稅,規定了新人夫妻結婚必須從原戶口分離出來開立新戶口。
如果發現有夫妻之實而不分戶的,男子三年徭役郎,女子三年浣衣娘或者紡織娘。
第二批紙業出產之后,襄陽的豪族便動用各自的人脈,將它們賣到他處。
有的賣到漢中,有的賣到益州,甚至有的賣到曹魏地區。
沒錯,現在明明在打仗,這些士族豪族卻能做敵境內的生意。
而蜀魏雙方的軍隊似乎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繳納了十抽一的關稅,你愛往哪賣就往哪賣。
劉禪曾就這個問題問過關羽:“若是兩軍交戰,其中一方偽裝成白衣商賈搞偷襲怎么辦。”
當時關羽表現的非常吃驚:“天下哪有這般無恥的人?一些人喬裝成商賈,不過是為了避禍,畢竟誰都有落魄的時候。”
在這個時代,這個規矩就像后世戰場上不殺醫療兵等類似的世俗約定。
這是自春秋戰國留下來的規矩,孫子兵法打仗這么孫子,都沒破壞這一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