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而老劉一直標榜自己漢室宗親,這一制度在蜀漢軍中得到很好的保留。
不過,僅限于識字的程度,絕大多數都是會讀但不會寫。
能識字三百個的只有什長、屯長這些老兵才能做到。
不過,劉禪在乾天衛軍中加強推行識字教育倒是很容易讓他們接受。
那一屯人馬得知賞賜和自己成為乾天衛軍的消息后,非常高興。
一刻也沒停留,接下來漢軍的營寨便修到了孫權跟前。
期間,孫權也下令向外修建營寨,以為應對。
雙方似乎非常有默契,除了一些斥候遭遇或小規模試探之外,一直沒有爆發大戰。
當關平的援軍抵達之后更是如此。
關平帶來的四千水師陸戰隊抵達之前,劉禪令其先等一等,然后將軍中甲胄集中起來讓他們穿上。
隨后令關平麾下全員甲胄鮮明,大張旗鼓的前來支援。
孫權的斥候對此看的一清二楚,并對此感到震撼。
當確定距離合適之后,劉禪下令:
“堆土臺,然后組裝襄陽炮。”
劉禪自然沒有待在一線的營寨,而是居中進行調度。
孫權也同樣如此。
只有前線緊挨著的雙方將士全都時刻精神緊繃,不敢懈怠。
雙方時不時派遣弓弩手騷擾對方,然后守城方予以還擊。
打著打著,雙方似乎再次有了默契。
上午漢軍的弓弩手去射擊吳軍的營寨并收拾不幸陣亡的袍澤尸體。
下午吳軍的弓弩手來射擊漢軍的營寨并收拾不幸陣亡的袍澤尸體。
這種日子其實十分煎熬的,需要十二時辰都緊繃神經。
在一線對峙久了,將士們會精疲力盡的。
所以需要主帥時不時的去安撫軍心。
當然,主要還是安排部隊輪番上崗,交替休整,但主帥鼓勵軍心的效果也不容忽視。
劉禪和孫權都是如此,他們憑借自己的威望,讓士兵們保持軍心穩定。
主帥們忙碌,下屬們肯定也不能閑著。
劉封、關平等諸將常常帶兵在東西方向上試探性尋找合適的突破長江的機會。
吳軍水師舟船不停的巡視長江,絲毫沒有讓出制水權的意思。
而參軍譙周則是依舊做著重要工作:“今天的大糞也要好好搬運。”
吳軍俘虜們將四處收集的大糞,以及摸金校尉府發酵了好幾個月的糞肥不斷搬入營中。
說實話,這東西的氣味給將士們帶來不小的壓力,尤其是吃飯的時候。
幸而,這樣的日子劉禪并沒有讓他們過太久。
土臺堆起之后,由于材料齊全,十分迅速的就完成了組裝。
吳班興沖沖的前來給劉禪稟報:
“世子,二十臺襄陽炮全部組裝完成,是否開砸?”
劉禪也很興奮,立刻拍案:
“很好,接下來你去找譙兄轉運彈藥,接下來便是你們二位建功立業的時候了。”
吳班略感詫異,但還是領命而去。
……
“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