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殿下曾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沒有人賞識,便是真千里馬也只能駢死于槽櫪之間。”
“士載兄,我會將你的表現如實匯報給殿下。我這里十分缺乏人手,在得到正式任命之前,請你先來協助我吧。”
這時,鄧艾面色更加漲紅,千言萬語化作一個標準的拱手禮,“喏!”
雖然上面還有一個劉備,但是能直接得到劉禪的賞識,也算另一種意義上的直達天聽。
他也十分疑惑,劉禪聽說過自己的故事?
但是更大的情緒是感激,男子漢大丈夫自當是應建功立業的。
鄧艾自詡身負大才,有才華的人他是不會甘于平庸的。
自己蹉跎至今,胸中滿腹才華無人賞識,雖然他有耐心等下去,但內心不可謂不煎熬。
若是劉禪真的能給自己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一個青史留名的機會。
那他也不介意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這是個公平的交易。
諸葛喬辦事干凈利落,當即就給劉禪寫了信。
而鄧艾暫時做了他的副手,幫他處理各項工作事務。
實際工作中,他深刻的領會到諸葛喬所說的缺乏人手的意思。
諸葛喬手下,能夠識文斷字,沒有閱讀和書寫困難的,連他一共七個人,卻要處理兩萬多人的事務。
但工作上手后,另一件事情更令他震驚。
七個人雖然有干不完的工作,但是他們的工作效率比自己在汝南屯田所見的魏國行政體系高十倍,甚至二十倍。
“紙,紙張,真真是軍國利器也。”
鄧艾捏著手中數張寫滿墨字的白紙,心中頗為激動。
兩萬人的戶籍田冊,若是用竹簡記錄,起碼要修建一整座庫房。
但現在,僅僅一個書案便能全部放下。
而且收集登記信息的時候也非常方便。
僅寫字一個方面,直接書寫比拿著刻刀刻字就要快幾十倍。
需要一輛牛車運輸的竹簡所記錄的內容寫到紙上,一個小吏便能抱著送來。
鄧艾心下感嘆,若是當時自己有足夠的紙張,就不用抱著那十幾卷書簡,一路上氣喘吁吁的來拜見諸葛喬了。
這下他明白諸葛喬為何能夠讓這么多魏降卒在此安頓下來。
全面紙質化辦公極大的提高了行政效率,他們在極短的時間內摸清了所有人的身份信息,做到編戶齊民。
上萬份的戶籍田冊雖說不是一夜之間就完成,但也是在人心出現騷動之前便將憑證分發到他們手中。
速度之快讓一些隱患根本沒來得及爆發。
平民辦婚喪戶籍變更、買賣憑據什么的都十分迅速,幾張紙蓋幾個章便能完成。
衙門里每個人都非常忙碌,沒有時間勾心斗角或者吃拿卡要。
鄧艾抽出一張紙,快速的寫下眼前一對年輕夫婦的辦理事項:
泗水亭,朱五四與其妻朱張氏生子,取名朱重八,記入戶籍,建安二十四年冬月初九。
寫完,拿出印章,啪的一下蓋上。
“下,下一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