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平道到底是拿下了,比原本料想的更早一些。
被漢軍攻打了這么久,他們的士氣也早就處于一個很低的狀態了。
所以漢軍入城后,很多人直接放棄抵抗投降了。
不少先前躲入城中的蠻夷一道被俘獲,降兵、民眾高達五萬余口。
蜀漢軍隊沒有屠城的傳統,雖然不能算是秋毫無犯,但也保證了俘虜的生命安全。
甸氐道無論是規模還是攻打難度都遠不如陰平道,張飛遣部將范疆張達二人令偏師去攻打,早晚能拿下。
這么多俘虜一次性遷徙會出現很大損失,只能分批運往廣漢郡,經過整編調教之后再送往漢中參與生產。
廣漢屬國西側便是青藏高原,那里還沒有被納入漢土。
生活著大牂羌、龍橋羌、薄申羌、白馬山羌、參狼羌等化外蠻夷,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權。
他們以畜牧為主,手里有大量畜力。
這里除了有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之外,還棲息著雪豹、黑頸鶴等。
尤其是馬匹,羌塘草原在后世更是被稱為馬背上的傳說。
二月二,龍抬頭。
劉備帶著一眾文武前往成都郊外的一處田頭上。
負責籍田禮儀的官員早就準備好了綁著玄黑色絲帶的耕牛、鐵犁、鐵耙等物品。
不少百姓也前來觀禮。
劉備在禮官的引導下,操弄起這些農具。
隨后群臣歡呼,并向四方派出勸課農桑的官員,宣布天下的百姓可以開始一年的耕作了。
即便沒有這個籍田禮,老百姓該種地還是會種地。
但也不能說它完全沒用,畢竟可以展現劉備對農事的重視。
連最高領導都這么重視了,倘若有官員敢懶政怠政耽誤農事,便會被狠狠治罪。
就在這時,吳懿向那群儒生們遞了個眼色。
吳懿早已聽聞這些儒士們對劉禪的言行很不滿后,覺得這是一個的機會。
吳懿為護軍,領導著成都外圍的中軍。
成都的兵馬自王宮從內向外,分別是禁軍、衛軍、中軍。
與人們常認為的不同,統領禁軍最貼近劉備的不是趙云,而是后將軍黃忠。
而趙云,則是統領衛軍。
而劉備的白毦衛便在衛軍體系之下,但卻是由心腹陳到統領,直接聽命于劉備,不受趙云指揮。
身為外戚的吳懿所掌握的兵力反而距離最遠。
這其中的制衡之道也很耐人尋味。
現在外圍出現了一支并不聽從于他的三千人部隊,就像是獅子發現侵入自己領地的外來者,敵意十足。
因此,吳懿便慫恿這些儒生向劉備進行告狀。
儒生們還是很剛的,雖然最近拉得有點虛脫,但幾十年來廁籌刮腚還是練就了他們堅強的毅力。
對于看不慣的也不藏著掖著,向劉備表述了對劉禪沉迷農事,不務正業的擔憂。
認為身為世子應該學習牧民的知識而不是種地。
“子曰: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矣,焉用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