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周微微點頭,沒有介意。
“將軍可知,為何他能藏有這么多的黃金?”
霍弋眉頭微皺,忽然,他瞪大眼睛的看著譙周。
后者微微一笑,語氣欣喜道:“沒錯,附近有一座金礦!”
……
四月二十五日之前,諸葛亮一直在進行清理戰場的工作。
卑水縣的編戶齊民工作也基本完成,漢軍此時對此縣有著絕對的掌控力,那些佃戶也都登記造冊編戶齊民。
因為本就不屬于朝廷管轄,所以也就沒有隱匿戶口一說。
在南中這一塊抱團取暖很正常。
整個縣城只有漢民兩千戶,這在北方絕對算是較小的縣城。
城外的土地倒是有不少,足足十萬畝。
令劉禪哭笑不得的是,本地漢民申報的自家田地便占據了九萬畝。
被他們殺死的原來的縣長和縣衙長吏們,明明是實力最強的地頭蛇,卻只占了一成的土地。
這合理嗎?
合理!
劉禪就按照他們申報的數目,給他們全都登記造冊,發放朝廷認證的地契。
這些漢人自然對此歡欣鼓舞,開始為朝廷歌功頌德,化身朝廷忠誠的子民。
這么多土地,自己種太累,劉禪表示這好解決。
漢軍大量俘虜,你們出錢買回去當部曲、家仆,勞力不就有了。
價格優惠,先到先得。
對于劉禪來說,要想殖民南中,北方的家庭單位太弱了,不利于朝廷建立統治基礎。
豪強大姓又太強了,容易出現不該有的心思。
地主級別不強也不弱,非常合適。
因此,劉禪要構建的南中新秩序,便是大量扶持小地主,替換掉在地方上一手遮天的豪族。
這樣便能在整體上提高漢人的總實力,又能提高本地漢人對朝廷的依賴度,以加強朝廷的統治力。
當然,之所以能做成這一切,自然是因為仗打贏了。
二十五日傍晚,趙云終于回軍卑水縣。
這下諸葛亮總算能統計出所有的數據了。
繳獲有多少,殺敵有多少,己方傷亡幾何,都有了個初步整體統計。
首先是漢軍與蠻夷大軍的正面作戰,直接斬首殲滅敵人高達一萬人左右。
生擒俘虜一萬兩千余人,潰散逃跑無蹤跡的,有八千人。
諸葛亮從其中挑選了兩千精壯為輔軍,納入到漢軍體制之下。
相信將來訓練整編后也能成為一支不錯的力量。
四位首領死了三個,只逃了一個魏狼。
魏狼逃走后不敢回自己的大本營,徑直逃往朱提郡。
漢軍一戰打得整個越巂郡再也沒有任何成建制的抵抗勢力。
而漢軍這邊則是陣亡五百人,傷兵兩千余人。
其中重傷者一半,輕傷短時間能治愈歸隊的占一半。
軍中大量的醫療人員和藥物儲備,足以保證他們得到充分的治療,不會出現冷兵器時代那些傷兵大量死在病床上的情況。
卑水民眾自發的捐錢為陣亡將士修建公墓,并且每年祭祀掃墓。
亂世多少年,許多人早已沒了故鄉,將士們戰死沙場,也埋葬在沙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