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內部各方都會安定下來,全力以赴干事業,不會有嗣子之爭。
劉備看著沉默不語的劉禪,說道:“你就要成年了,以后莫要貪圖享樂,要勤于研文習武,才能不負漢室列祖列宗。”
劉備冷不丁來這么一句,讓劉禪不知所謂,自己可是一直戒驕戒躁,從未有什么貪圖享樂之舉。
不過面對父親的訓誡,劉禪還是口稱受教,然后拜退出宮。
出去后劉禪便招來自己的太子府醫令,讓他多備一些養身強體的中藥。
另外就是讓人在太子府打造一套健身器具。
張鴦是習武的,但是習武和健身不一樣。
前者是為了武藝,后者的目的是為了身體健康。
所以劉禪打算到時候讓張鴦多做一些科學的體育運動,提高體質。
總之,任何提高安全生產的準備都做上。
另外,劉禪還給吳王后進獻了不少禮物。
畢竟人家是自己法理上的母親,現在還在為自己的婚事操勞,于情于理這都是應該的。
除了不少荔枝,蔗糖,最貴重的當屬從南中抄雍闿家獲得的一個雕刻栩栩如生的象牙鳳凰。
當吳懿得知這件事的時候,大大的松了一口氣,覺得劉禪這是接受了自己的善意。
然后他把自己的兒子關在書房里,讓他焚膏繼晷的讀書。
讓他通過科考入仕,以表示吳家對科舉的堅決支持。
因為吳懿已經打探到,科舉的背后是劉禪在推動。
其實吳懿這樣做,是付出了不小的沉默成本的,因為他早已為兒子鋪好了出名、舉孝廉、出仕的傳統路徑。
各種禮物都已經送了出去,人脈都打點好了,送出去的東西人家肯定是不退的。
不過經過一番思想斗爭之后,吳懿還是認為和劉禪打好關系才是保住吳家富貴的正確路徑。
三月十日這一天,吳王后作為張鴦及笄之禮的正賓出現在了右將軍府邸。
作為女子一生具有極為重大意義的成年之禮,及笄禮有一套繁瑣而盛大的流程。
而張鴦的母親夏侯氏本就是大家族出身,對此頗為講究。
在行及笄禮之前要準備賜字文書、酒具、飯碗、冠笄(櫛)、盥盆(巾)、香爐、草席、蒲團、托盤、蠟燭等物品。
當然,這對如今的張家來說并不困難,自然是早已準備齊全。
邀請的參禮人員也都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
由有德才的女性長輩擔任正賓身份,這自然是非吳王后莫屬。
此外還有有司一人,為笄者托盤。
以及贊者一人,來協助正賓行禮,一般為笄者的好友、姊妹。
張鴦的妹妹現在還只是個蹣跚學步的嬰孩,贊者便由庲降都督李恢的嫡女李香君擔任。
此外還有不少其他親友賓客為觀禮者。
及笄禮的流程主要是:迎賓、就位、開禮、笄者就位,賓盥(贊者清水洗手,然后為笄者梳頭)、初加、一拜、二加、二拜、三加、三拜。
置醴(以酒灑地,表示祭地)、醮子(及笄者喝一點酒、吃一點飯)。
然后就是字笄者,張鴦的字夏侯氏早已為她定好,即‘星彩’。
最后便是聆訓、笄者揖謝、禮成。
老劉這邊也是一點不含糊,直接選了個最近的吉日,將劉禪的加冠禮定在了九天后,三月十九日這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