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還未到寅時的時候,劉禪便已經和群臣一同從城中出發。
那時候天還很黑,因為儒士們設置的整個禮儀若是完全順利的走完,中間沒有耽擱,便需要五個半時辰。
倒也不能完全怪罪于劉備麾下的這群儒生,實在是兩漢以來,儒生們太能折騰了。
秦國雖有禮,但在禮制方面給后世留下的影響主要是在泰山封禪方面。
治國方面的禮制,基本上都是漢朝開創的。
到了如今,基本上任何大事都有相應的禮樂制度。
而季漢是奉漢室正朔的,自然不能在禮制方面讓人挑出毛病來,所以整套流程相當完善。
像許靖這樣的老骨頭,基本上是要被去掉半條命了,也因此其子會全程攙扶著他。
在尊老是政治正確的時代,倒是無有人會怪他失禮。
愛幼自然也是好道德,但是劉禪已經加冠,不能算幼。
一直注重身體健康的劉禪極少熬夜,天黑行動算是違反了他十幾年來的生物鐘。
以至于整個路上哈欠連連,袖子里倒是揣著一個洋蔥,但劉禪不想用它來提神。
一方面是這玩意太刺激,另一方面是劉禪就帶了一個,一會還得吃呢。
祭祀完后劉備要向群臣宰割分食祭品,也就是所謂的天子賜胙。
此次祭祀天地社稷,肯定是要用最高禮節,也就是太牢。
帝王祭祀用,牛、羊、豕(豬)三牲(整只)全備為“太牢”。
雖然是做熟了的,但是原生態沒有添加任何佐料。
但凡是烤熟的劉禪也能吃下去,可那是用大鼎清水煮熟的。
白水煮肉,若是再碰上一塊十分肥膩的……沒點佐料拌嘴,恐怕是真的咽不下去。
因此,劉禪便提前準備了一個洋蔥。
“感謝張騫……”
等劉禪抵達武擔山下早已布置好的場地時,早有大量文武公卿抵達此地。
六千精銳之師已經將整座山納入保護之中,能看到山上及周圍大量旌旗有序排列著。
雖已進入寅時,但依舊是天黑,祭天臺上下有燈火照耀,倒是頗為光亮。
除了一實在抽不開身的邊將之外,這段時間外鎮各方也不乏緊急返回成都者。
沒來的大員有三,一是都督漢中的魏延、二是都督荊襄的關羽、三是都督南中的李恢。
基本上凡是非尚有重任在身、須臾不可離職的文武官員,其他大凡能夠抽身而來的,俱都來到成都。
因為新帝履極對于所有人而言,無可置疑的關乎著他們已有功業的認證與回報,以及未來前途之光明。
在這個時候,所有人或面露嚴肅或面帶喜色。
便是互相之間有什么過節,也像是完全不存在似的互相問好。
不過等身著冕服頭戴旒冠的劉備出現后,大家面容都不自覺的嚴肅起來。
沒有人愿意在這時候出現差錯。
畢竟若是因為自己耽擱一分鐘,這么多人可就是被耽擱成千上萬分鐘,罪過可就大了。
因為做了些運動,劉禪也清醒不少,這讓站在他附近的伊籍大大松了口氣。
作為劉禪的禮儀老師,若是劉禪出了差錯,即便無人指責,伊籍恐怕心里也不會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