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完之后,便是結發禮。
新人夫妻各自剪下一縷頭發,扎在一塊,放入同心鎖中。
這是整個婚禮的最后一個儀式,所以,也有結發夫妻的稱呼。
之后便是宴飲,因為劉禪是皇太子,大家都非常守規矩。
不僅沒有婚鬧,即便是勸酒也有數量限制。
李遺、張苞、關興、糜照、霍弋、諸葛喬、法邈等人喝的并不盡興。
劉禪無奈,自掏腰包讓他們離去后下館子再擺一桌。
張鴦到底與一般的大家閨秀不同,是習武的,私下里還是比較豪爽的。
只不過自開始準備結婚以來,一舉一動都被母親夏侯氏嚴格要求。
《女戒》更是不知道抄寫了多少遍。
一切言行舉止都要符合規矩,絲毫不敢逾越。
張飛看著女兒一臉遭受折磨的樣子,曾出言說不必這么嚴格,結果被夏侯氏揪著耳朵狠狠的數落了一頓。
明明比夏侯氏高一頭的張飛,在夏侯氏面前跟個鵪鶉似的不敢辯解。
老爹的敗北讓張鴦意識到自己這次沒有絲毫抵抗的能力,只得乖乖認命。
“皇家畢竟是皇家,宮中規矩又多,而且朝內朝外太多的人盯著張家,盯著你,所以你不能犯錯。”
母親多次出言告誡,讓張鴦惶恐。
結婚當晚,看到劉禪歸來后,張鴦一板一眼的雙手將筷子舉過頭頂,遞給劉禪。
先前的禮儀流程中,酒喝了不少,但是飯卻是沒吃,忙活這么久,自然是餓了的。
婚房內案幾上自然是準備好了飯食的。
然而卻只有一副碗筷,而現在張鴦正將他遞給劉禪。
“干嘛要這樣?!”
說實話,張鴦這樣的表現讓劉禪感到怪異,相處起來非常不舒服。
他還是喜歡那種青梅竹馬,大大咧咧,隨心所欲的相處模式。
“母親說,為人妻要學會侍奉丈夫,吃飯的時候要侍奉丈夫先吃。”
“……”
這便是劉禪討厭的封建禮教了,其源頭可以追溯到東漢初年的一對夫妻。
就是梁鴻和孟光那個‘舉案齊眉’的典故。
后世詞語舉案齊眉是個褒義詞,表示夫妻之間相互尊敬的意思。
但其實,深入了解這個典故后,就會發現,這是一個裝逼男和戀愛腦女的傻缺故事。
當時,梁鴻名氣很大,而他家鄉的富豪有個丑女兒叫孟光,到了三十歲還不嫁人。
孟光揚言非名氣大的人不嫁,反正她就是看上了梁鴻。
常言道富貴不能拒,梁鴻便娶了她。
但令人驚奇的是,結婚后,他竟然連續七天不碰自己的妻子。
問其原因,答曰:“吾欲裘褐之人,可與俱隱深山者爾?今乃衣綺縞,傅粉墨,豈鴻所愿哉?”
于是孟光脫下華貴的衣服,穿上粗布麻衣,像個農家婦人一般。
孟光把飯菜做好放在托盤里,自己低著頭,把托盤舉過自己的眉毛,梁鴻才吃飯。
結果經過士人近兩百年的粉飾宣傳后,裝逼男和戀愛腦女的傻缺故事竟然成了夫妻恩愛互相尊敬的典范。
劉禪感覺到,自王莽讓儒家的美好幻想破滅之后,儒家便開始轉變為儒教。
儒教非常敏感,不許別人質疑圣人和經文的正確性,違者甚至會被肉體消滅,開始走上禁錮思想的路上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