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將都能從劉禪的話中聽出來,他并沒有將魏軍當成唯一的敵人。
而是將所有抵抗者都認作敵人來對待。
表面上北伐是擊敗魏軍,占據涼州,獲得地利。
實際上,魏軍并非西北地區最大的禍患,想渾水摸魚的豪強,以及趁亂取利的胡人部落才是更棘手的敵人。
“涼州羌亂百余年,互相攻殺數代人,可謂是血海深仇,我們就不要幻想其中有多少心向朝廷的忠臣良將了。”
主帳中,劉禪看著隴西地區輿圖開玩笑似的說道。
眾將都肅穆沒有跟著笑,他們深知劉禪說的是事實。
真要算起來,羌人和漢人的戰爭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商朝。
商朝盛行人祭,甲骨文中出現最為頻繁的詞語便是‘用羌’。
周朝的早期,其實就是專門為商朝抓捕羌人的西方伯國,并以此武德充沛而發跡。
其實羌人也是早期華夏形成的原始股之一。
‘姜’之即‘羌’,‘姬’之即‘氐’。
氐羌同為姜姓,即同出于炎帝。
周人本身就是出身于羌戎,姜族也是出身于羌,這也是西周能形成姬姜聯盟的原因。
商朝血腥人祭,漫天鬼神恐虐人間,原始且野蠻。
周公旦廢商之文化,創禮儀之邦國,華夏族的文化才穿上文明的衣裳。
從此,開啟了數千年以文化為紐帶的民族大融合歷程。
因為開創了漢文化,所以姬姓成為最純粹的漢姓氏。
后世許多姓氏也是從姬姓演化的,也算是純漢姓。
也有不少姓氏是后來各族群融入,比如獨孤、慕容、呼延等等。
由此可見,周公旦是當之無愧的華夏首位圣人。
但是文明演化的時候,并不是所有地區所有人都能一同進步的。
周人引導的文明發展同樣不能輻射到偏遠地區的羌人。
他們還保留著原始的習俗,過著游牧的生活,不受禮儀教化。
漢人和羌人開始從文化上出現區分,矛盾也隨之出現,不復周初和睦之景象。
后來羌戎和周朝也是愛恨交錯不停地輪回。
到了秦漢時期,已經是差異巨大的不同族群。
其中氐族,算是漢化到一半的羌人,是介于華、羌之間的又一民族。
人們常常把羌氐并稱,其實也沒錯。
羌是大名,氐算是羌中的一種,其關系就跟白馬是馬一般。
得益于東漢堪稱神經病般的對羌政策,百年羌亂雙方可謂是狗腦子都打出來了。
郡縣長吏動不動被殺,漢軍死于羌亂有名有姓的將領不下百位。
更別說無數沒有留下姓名的百姓了。
當然,羌人也不太好受,漢軍在這里留下了大量的著名奇觀——京觀。
有的羌人部落名字甚至直接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其中的先零羌曾經一度攻入三輔地區,威脅漢朝歷代皇帝陵寢。
甚至該部落曾有一個叫滇零的首領,在北地郡登基自稱天子。
對于稱帝的行為,東漢政府自然不能姑息,結果一直打了十年才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