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彼此從前并沒有什么接觸,去卑同樣也在小心試探劉禪,雙方都處于未知探索狀態。
不久之前,劉禪還特地將郭慶給調到了涼州,給他充足的資金,讓他在此地發展六扇門的爪牙。
主要任務之一便是監視各個胡人部落,若是能挑撥其內斗則就更好了。
為了組建商隊,劉禪拿出了不少財貨,他覺得自己已經足夠重視這個敵人了。
實際上,若是他熟悉這位南匈奴右賢王的話,肯定會拿出更多的財貨來針對此人展開部署。
去卑,正是那位大名鼎鼎十六國時期胡夏建立者赫連勃勃的五世祖,劉誥升爰之父、潘六奚之兄。
其先祖是漢人,而且是根正苗紅的漢室宗親,東漢渡遼將軍劉進伯(光武帝劉秀的曾孫)。
劉進伯在一次征討匈奴時被擒,于是就留在了匈奴,其子尸利,單于以為谷蠡王,號獨孤部。
然后發展到去卑這一代,已經成為匈奴右賢王了。
某種方面來講,去卑這一脈的漢室宗親的血統,比劉禪還純正一些。
去卑現在還沒有恢復劉姓。
歷史上,是他的兒子誥升爰,在看到同為匈奴人的劉淵(南匈奴左賢王)竟然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建立后漢,大受啟發之下將兄弟子侄都改回了劉姓。
到了去卑四世孫劉衛辰的時候,北方深陷五胡亂華災厄之中。
因此,劉衛辰的兒子赫連勃勃便又恢復胡姓,建立大夏,史稱胡夏。
因此不可否認,去卑這一脈是五胡亂華的重要參與者。
根據各種渠道匯聚到的消息,劉禪得知了這位右賢王可能對曹魏有一定的好感。
究其原因,是建安二十一年,南單于欒提呼廚泉率其名王入鄴城,魏王曹操待以客禮。
但是卻將他扣留在了鄴城,留在魏國。
然后曹操把南匈奴拆分為五部,任命去卑以右賢王身份攝單于政,監管諸部。
從這個方面來講,去卑是在曹操的扶持下,才能有如今這擁眾數萬的強大實力。
因此,有一些文武臣屬認為其人恐怕會響應曹魏與季漢為敵。
不過劉禪認為曹魏將單于扣留在鄴城而不殺掉,其實就是制約去卑的手段。
去卑雖然攝單于政監國,但畢竟不是名正言順的單于。
若是他不能安心的當曹魏的狗,曹丕便能將單于正主放回來奪取他手中的權力。
因此去卑雖然表面上與曹魏親善,但也很可能是貌合神離的關系。
相反,漢軍這邊他卻是有著爭取當上匈奴單于的機會。
而且在南匈奴部眾之中,‘漢’是比‘魏’更有感召力的。
不過,雖然劉禪派去的人表達了這個意愿,但去卑沒有給與明確的回復。
雖然漢軍在涼州頗有進展,但并沒有擊敗曹魏的主力,去卑不會輕易就下注。
當曹魏攻打季漢的時候,他會幫幫場子;而季漢攻打曹魏,他就冷眼旁觀,不會替曹魏出力。
劉禪與諸葛亮等分析出了他的心思,除非曹魏主力殺過來,否則他不會對漢軍動手。
當然,前提是漢軍不能露出來能被其劫掠的弱點,否則他定會表現出餓狼的本性。
因此,除了讓崔諒回去守土之外,劉禪在攻取武威的袓厲城之后,便留下那些豪強私兵留守此地。
一方面是保障糧道,另一方面則是隨時能支援安定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