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尷尬的輕咳一聲,隨后開口道:
“公既知天命,識時務,為何要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
“我奉天子詔討逆,何為無名!”
“哈哈哈,”楊秋攆著胡須道:“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
魏平輕哼一聲,有德之人,劉玄德正好有德,他曹丕哪里有德。
“曹賊篡漢,霸占中原,如何能稱有德之人?”
楊秋忽然微笑點頭,得虧你問了,這下把話題遞到自己手上了。
“自桓靈二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有累卵之危,生民有倒懸之急。”
這是先數落漢天子失德,隨后楊秋向天空微微拱手,繼續道:
“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卷八荒,萬民傾心、四方仰德。”
“這并不是用權勢奪取來的,實在是天意和命運注定的歸屬啊。”
“當今天子,神文圣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
“居住在中央之國,來治理天下萬邦,這難道不是上天和百姓的心意嗎?”
“劉氏父子自稱英雄,卻是在強要逆天理及背人情而行事。”
“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乎?”
“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爾等腐草之螢光,安能與皓月爭輝?”
“念你是被兵戈所逼迫,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哈哈哈……”
魏平大笑不止,他如今如何能再投。
尤其是現在自己的家人已經從曹丕手里轉到了劉禪手里。
而且以曹丕那小心眼,封侯之位……依我看‘瘋猴之位’還差不多。
楊秋不知道實際情況,于是說出了如此愚蠢的話。
楊秋皺眉,“你笑什么?”
魏平連連擺手:“哈哈,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
隨后他從懷中掏出另外一張紙條捏在手心,時不時偷看兩眼。
“昔日桓帝、靈帝之始,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兇,四方擾攘。黃巾之后,董卓、李傕、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漢帝,殘暴生靈。”
“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致使狼心狗行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涂炭之苦。”
“在這個時候,你楊秋在做什么,爾先祖隨高祖定社稷得封侯爵,以此興家,世受國恩。”
“你世居古雍之地,初舉孝廉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背祖忘宗,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我主于西川繼承大統。我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
“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于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見漢朝歷代先帝?!”
年齡大了,楊秋就越注重自己弘農楊氏的身份,最忌諱的就是別人說他背祖忘宗。
楊秋聽罷,一時想不到爭辯的話,“我,我,我……”
魏平搶過他的話:“哼,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楊秋一時氣滿胸膛不能出,大叫一聲,跌落下馬。
周圍親兵見狀,慌亂的將他扶了回去,兵卒士氣由此更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