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勢必要拿下關中,建設漢中將大有利于將來。
即便眼下要付出更多的辛勞,那也是利大于弊。
并且他表示:“此工程可分階段進行,無需一蹴而就。第一期的工程可以先修一部分。”
“這一部分的山河堰可灌褒城田八千余畝,灌南鄭縣田三萬零六百余畝,灌酒縣七千余畝,共四萬六千余畝。”
分期施工,這樣的話工程量就小了很多。
而且諸葛亮還搬出來漢賊不兩立的政治正確,因此,劉禪拍板通過了諸葛亮的方案。
整個工程分為三期,一年一期,分別在章武二年、三年、四年完成。
這將成為漢中地區灌溉面積最大的水利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九月份的時候,劉禪便已經將絕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秋收工作上。
他常常帶著新提拔的戶部侍郎王連四處考察。
王連非常有經濟頭腦,劉禪把他當職業經紀人在用。
字文儀,南陽郡人,劉璋統治時期,王連尋求庇護進入蜀地,被劉璋任命為梓潼縣令。
他是東州派,但因為出身為南陽,因此跟荊州派士人的關系也不錯,仕途一直很順利。
當年劉備起兵葭萌關,領軍南來。
王連閉緊城門拒不投降。
劉備十分看重他,以為他在守義,故不強攻他。
劉璋投降后,他便也投降劉備,并被繼續任用。
待成都平定后,劉備任命王連為什邡縣令,又轉任廣都縣令,所治理的地方都有政績。
后升為司鹽校尉,負責季漢境內鹽的經營調度,為國獲利甚多。
有效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促進蜀漢經濟發展。
同時,他還大力選拔一批優秀人才作為部屬,如呂乂、杜祺、劉干等。
這些人在任上都做出了成績,全部始自王連的提拔,足可見知人之明,用人之才。
王連在劉禪回成都不久之后,便因為經營有道,治鹽有功,拜興業將軍,升任戶部侍郎,兼管鹽府政務。
所以他是真正的戶部財神爺,也因此常被劉禪帶在身邊方便問政。
“以夏糧估計,秋收之后,江州、成都等地的官倉應該能積聚兩百萬石的糧食。”
“此次雖有征戰,然只是小規模動兵,耗費糧草不會超過三十萬石,太子監國有功啊。”
他說的僅僅是益州的情況,荊州、涼州、交州未在統計之內。
劉禪哂笑一聲,搖頭道:“此萬民之功,百官之功,非獨孤之功。”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孤常思此,故能成事耳。”
聞言,王連面露驚詫,心里思緒亂飛,嘆道:“太子精通《荀子》啊。”
荀子儒和董仲舒儒雖然都十分傾向于實用主義,但到底是一門兩派。
若是劉禪有意用荀子儒代替董仲舒儒,這可是一件相當了不得的大事。
而劉禪似乎并沒有興趣談論這方面的事情。
敷衍了一句后便去視察浦元的兵械所了。
浦元鋼刀經歷過實戰檢驗,已經被廣泛認可。
因此朝廷大力投資,讓他全力為軍隊打造淬火神兵。
讓漢軍的兵器全都提升一個檔次,成為走在時代前列的軍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