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校郎是眾多郎官之一,原本是主持校勘書籍和校書之官,也是秘書類的職位。
其權力大小,隨著君主的信任和權力大小而變化。
孫權將呂壹放在這個位置上,顯然是想要用他來監察百官。
呂壹看懂了孫權的暗示,因此他非常高興,這意味著自己被重用的日子到來了。
而他回去后便讓派人去這些回來的士兵中收集所謂的證據,然后立刻上書孫權此二人罪大當誅。
孫權也是毫不猶豫,直接讓士兵帶著他的手令在監獄中就將二人處死,然后明正典刑。
沒錯,先殺死,然后再對外公開二人的罪過。
理由是二人‘違背詔令,勞財傷民,無功罪大’。
整個過程處理的又快又狠,絲毫沒有拖泥帶水。
原本那些士大夫們還在拉幫結派,準備造勢救援衛溫、諸葛直二人。
然而他們的聯名上書還沒寫完,這邊就聽到了二人被誅殺的消息。
孫權撕下偽裝,率先破壞規矩,不按流程辦事。
頓時讓這群士大夫們意識到,新的斗爭要開始了。
不少人感慨,“江東議獄輕刑多年之后,恐怕又要進入酷吏佞臣擅權的時代了。”
當然,酷吏佞臣是對這群士族們來說的。
在孫權看來,這些酷吏佞臣卻是忠心而有能力的忠臣良將。
是能幫他嚴刑峻法,整頓吏治的得力幫手。
呂壹在幫助孫權成功弄死兩個罪人后,便得到了孫權的充分信任和重用。
于是他開始建置官方機構賣酒,酒毫無疑問是奢侈品,是暴利產品。
季漢那邊商業的成功令孫權十分眼饞,其實孫權也一直在努力通過商貿來積攢財富。
但江東一直沒有拳頭產品,準確來說,是孫權無法拿出拳頭產品。
學著季漢那邊制作的錦緞,質量也遠遠比不上蜀錦,以至于一直無法在中原打開銷路。
于是孫權決定換個思路,江東釀酒的技藝其實挺發達的。
于是他決定進軍酒業。
此事一出,立刻就有一大堆人上書,說這是在與民爭利,不可取。
“與‘民’爭利?是與你們爭利才對吧。”
孫權呵呵一笑就把這些文書全當柴火燒了。
而后,孫權又支持呂壹在各個關隘征稅,以充盈府庫。
這顯然又是在割本地豪族的肉,而孫權卻絲毫不聞外面聒噪的反對聲。
此次出海讓他的損失太大了,不想辦法趕緊找補回來自己就有破產的風險。
至于引起士族的怨言,兩害相權取其輕,孫權已經不在意了。
同時,孫權還讓呂壹繼續發揚他的工作精神,檢舉他人罪過,細微的小事也要上報朝廷。
呂壹做得很認真仔細,常常加重案情羅織罪名以從重處罰。
被他針對的基本上都是位高權重的士大夫,以至于呂壹在江東的名聲迅速變得臭不可聞。
眼瞅著就朝著遺臭萬年去了。
而呂壹自己絲毫不在意,一朝權在手,住別墅坐馬車睡美婦。
些許名聲臭也就臭了,反正自己能享福就行了。
針對呂壹的謾罵攻擊并不少。
甚至因為其性格苛刻殘忍,執法嚴酷。
孫登的老師和賓客攛掇孫權的兒子孫登也成為進諫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