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這個呂范和賀齊,其實是有私人恩怨的。
賀齊是個奇葩,他雖然是江東會稽郡出身,但是他卻是江東少有的北伐派。
他最大的愛好是軍事,相較于此,謀求自己的家業的需求則比較靠后。
而呂范是江東比較堅定的西進派,先前江東一直是西進派主導朝政,對北伐派多有排擠。
因此二人多有齟齬,卻被孫權安排各自帶兵來構成對魏防線。
這倒是很符合孫權的一貫調兵遣將的風格,用兩個有矛盾的臣僚互相制衡。
似乎不這么做孫權睡覺都不會踏實。
福兮禍之所伏,孫權能睡踏實的操作中,也讓曹休找到了能鉆空子的漏洞。
孫權將防御任務劃分成兩部分,看似讓自己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以至于顧此失彼。
然而,實際上這個布置只能達成一半的情況。
呂范的權勢主要來自于孫權的賞識和提拔,掌握軍隊也有孫權撥給兵馬來撐腰。
因此,若是曹休發兵侵犯江東進攻賀齊的話,呂范必然要向孫權盡忠。
他會放棄私人恩怨,領兵前來救援。
然而,賀齊是否也會舍己為國就要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江東世兵制之下,賀齊作為一個擁有八千私人部曲的將領。
他的權勢主要來自于他自己兵強馬壯,而不是孫權的賞識。
雖然這里面有賭的成分,但是打仗嘛,哪有十拿九穩的事情。
即便是只有六七成分的把握,已經足夠曹休搏一搏了。
因此,他毫無懸念的將進攻的目標選為呂范。
曹休暗中命令他都督的兗州刺史王凌等人率兵趕赴前線,其中也包括生病抱恙的張遼。
張遼,已經成為曹魏對吳的一張精神王牌。
只要他參與的戰斗,吳軍士兵的士氣直接減半。
因此他生病的消息,也引起了曹魏朝堂的高度重視。
曹丕遣侍中劉曄帶著太醫審視其疾。
漢朝傳統,凡三公病,遣中黃門問病。
而張遼并不是三公,曹丕卻派遣了侍中來看病,可見對其信重與恩寵。
且眾多的軍中有交情的將領也紛紛詢問張遼的病情,人來人往,以至于在道路上互相遇見。
即便是重病的張遼,孫權也是甚為忌憚,專門敕令諸將道:
“張遼雖然抱病,但仍是難以抵擋的,千萬要謹慎!”
而今張遼年齡實在是太大了,指不定哪天就去見先帝了。
能使用這張牌的機會越來越少,可以說用一次少一次。
因此趁著還能用趕緊將這張牌打出去,所以即便張遼生病了,曹休也要把他拉到戰場上來。
十月下旬,一場不期而遇的大風引發了一場意外,讓一直在做準備的曹休決定提前動手。
一天夜里,刮起來暴風正好吹斷了呂范船隊的固定船只的纜繩。
被吹散的吳軍船只紛紛漂到長江北岸。
江上沒有大霧,哨探發現之后迅速稟報。
曹休立刻帶著臧霸、張遼率領魏軍趁機出戰。
吳軍大驚,一戰斬殺和趕到水里淹死的吳軍士兵數千,俘獲大量的舟船,取得大捷。
隨后曹休趁著大勝之機,等風一停,立刻下令大軍登船渡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