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靠衣服馬靠鞍,這些人穿著盔甲,戴著頭盔,中間還摻雜著魏軍騎兵,遠遠看去還真是個頗像樣子的軍隊。
打著魏的旗號,儼然讓他們有了些集體歸宿感,手里使用的制式兵器也握得更緊了。
等抵達前線后,他們便不再大規模行動,而是按照五十人或者一百人分成許多股部隊。
每個小隊里面有幾個魏軍正卒負責記錄他們的功勛。
分配完后他們便被帶到一個空地上,那里旌旗招展,周圍圍了一圈持戟軍士。
中央土臺上的將軍穿著威風凜凜的鎧甲,緩慢左右移動著說著他們聽不懂的話。
然后有一些人開始山呼,他們不懂,但也開始跟著山呼,仿佛這樣能給自己帶來勇氣和力量。
土臺上的將軍不是曹真,他不會親自處理這種小事,來的是郭淮。
郭淮看著一眼望不到頭的人群,心中也是五味雜陳。
本以為自己的見識已經夠多了,沒想到如今這仗打的又讓他大開眼界。
夏侯儒戰敗后,魏軍與漢軍的同等兵力下的幾次試探性交手無一例外,全部敗北。
對面漢軍的主帥是諸葛亮,安營扎寨看似普普通通,但是卻讓人發現不了死角。
連營七十余里,各營之間互為犄角,守望相助,而且虛實結合難辨真偽。
內部又有小路暗道勾連,先前魏軍好不容易偷襲得手,攻破一個營寨。
結果守軍人都沒影了,魏軍不熟悉內部構造,放了把火就撤了。
至于能給漢軍造成多大傷害,真就不好說。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話雖然沒有,但是道理郭淮這樣級別的人物還是略懂一二的。
漢軍看似在攻城略地上沒有什么進展,但是他們的成果堪稱恐怖。
曹魏十余年好不容易經營的有些起色的關中,好不容易安置的三十多萬人口,恢復一定的生產建設。
如今一下子歸零了,八成的百姓淪為流民,先前的努力幾乎白費。
即便是漢軍就此撤退,關中也會就地變成曹魏國力的放血槽。
只不過,漢軍撤退應該是不可能的,探報得知漢軍的糧草儲備十分豐富,營地里面臨時糧倉一座座拔地而起。
郭淮不知真假,但是也感受到精神層面的壓力很大。
諸葛亮帶兵,幾乎不給魏軍能夠發起攻擊的破綻,魏軍也沒有大規模進攻他們營寨的想法。
而至于打野戰,說實話,曹魏的高層其實不想這么做。
漢軍唯一偶爾率兵求戰的將領,就是魏延。
這家伙手底下的士兵,一個個都是豺狼虎豹戰斗力極為強悍,魏軍高層一直默認要避其鋒芒。
基本上,漢軍不主動來攻打他們的營寨的話,雙方會就此對峙下去拼后勤拼錢糧。
曹魏的錢糧一直不是很豐富,倉庫里的存余一直不多。
雖然占據中原產量是最多的,但是一直花的也是最多的。
所以,可悲的現實是即便拼糧食,他們很可能拼不過。
所以他們需要盡快尋找破局之法,眼下讓這些武裝流民去襲擾,去搞破壞便是可以嘗試的方法。
當然,他們主要還是寄希望于并州秦朗麾下那一萬多精銳中央軍,以及三千上騎精銳騎兵能來支援關中。
郭淮認為,魏延麾下的步戰武卒約有七八千之數,戰力強悍,唯有全是老兵組成的曹魏中央軍能匹敵。
雖然實際上步戰武卒更強一些,但是曹魏中央軍已經是他們最強大的武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