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潘六奚算是匈奴內亂的元兇。
右部帥李恪也是眾多不聽他命令的首領之一,雙方有仇怨。
而季漢支持的鮮卑首領步度根在與軻比能的戰斗中無法快速取勝,便請六扇門千戶張壹為中間人,與李恪約為盟友。
潘六奚感覺到壓力,于是也尋求外援找上了曹魏。
曹魏面對這種雪中送炭的行為,自然是將其奉為上賓。
面對拓跋鮮卑的強勢南侵,步度根向李恪求援。
曹魏也請潘六奚出兵對敵,率南匈奴大軍在北部抵御拓跋鮮卑。
自此,包括河套地區在內的塞北草原,真可謂是亂成了一鍋粥。
而這樣的亂局,對曹魏來說總比被拓跋鮮卑長驅直入要好的多。
而季漢劉禪那邊也覺得這是一件好事。
拓跋鮮卑的名頭,后世受過九年素質教育的人太熟悉了,光那個北魏就是歷史書上單開好幾頁的存在。
張壹通過六扇門渠道匯報到劉禪這里,劉禪便立刻重視起來。
匈奴鮮卑羯氐羌,其中的氐、羌兩部劉禪已經清掃了個七七八八。
羯族源于小月氏,曾附屬匈奴,如今散居上黨郡,與漢人雜處,從事農牧業,信奉“胡天”。
這個小族實力弱而且沒有聚集的部落,大多都在漢人豪強的塢堡里當養馬種地的農奴。
幾乎看不出他們有什么席卷天下的能力,而且上黨建現在不是劉禪的地盤,所以還沒對他們動過手。
匈奴的話,干廢去卑之后,除了劉豹那一支沒受到影響之外,其他各部也在內戰消耗。
而且如今劉猛在自己麾下,季漢朝廷擁有匈奴名正言順的宣稱所有權。
當然劉禪最想搞掉的其實還是劉豹那一支。
因為他記得歷史上那個追尊自己為孝懷皇帝,然后自己稱漢帝,建號元熙,謚號光文皇帝,廟號高祖的劉淵就是他那一支。
這老弟是五胡亂華的第一個政權,所以不可不除也。
然后就是鮮卑,拓跋鮮卑建立的北魏則是統一了整個北方。
這么強大的敵人,自然是需要給予最高程度的尊重的。
本來劉禪計劃著是將來派大軍出關外犁庭掃穴。
這樣成本當然是高得離譜,但也是大一統王朝能夠承受的。
不過如今他們既然主動南下,那也省了遠征的成本。
既然來了那就別回去了,都一家人,不過是多添些墳頭而已。
回到眼下,劉禪放下手里的文牒,面色從容且自信,當然自信。
“軍糧之用可以支撐到六月底,到時候各地夏收的糧食早已入庫,又能續上大軍后勤。”
由于曹魏內部有些人暗中與自己通信,現在可謂是知己知彼。
叛徒年年有,劉禪并不覺得奇怪。
人是復雜的動物,有的堅持忠義理想,而有的則是信奉識時務者為俊杰。
曹真的糧食最多堅持到三月末四月初,這接近三個月的糧食儲備差距實在是令人心安。
仗打到今天這地步,劉禪諸葛亮基本沒犯什么錯。
曹真也沒怎么犯錯,就像當年的廉頗也沒犯什么錯一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