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精細的操作,還是得讓經驗豐富的自己人去做。
要不是因為所有人都會死命勸阻劉禪,他甚至想把劉邦、劉徹、劉弗陵他們的陵寢全都開發成旅游景點。
讓底下的老祖宗們也熱鬧熱鬧。
這都是因為關中實在是太殘破了,讓劉禪操碎了心。
一場接近一年的對峙,讓這里的最后一絲元氣也被魏軍給壓榨光了,一點都不剩了。
土地荒蕪,流民四散,隨時有爆發大饑荒的可能。
也幸好漢軍手里有糧,可以將不少流民百姓和俘虜都收納之,為己所用。
俘虜的教化轉化有些麻煩,但是百姓只需拿出糧食給他們吃一頓飽飯,便能使之安穩下來。
不過對于劉禪來說,倒也不算輕松。
繳獲量雖多但多是兵器甲胄,糧食不多。
那么大的俘虜人數,加上收攏的流民共十幾萬人。
想要全部消化掉還是比較困難的。
至少需要朝廷從外地調撥物資入關供應他們一整年,才能漸漸恢復關中生產。
而且這個生產力還頗為低下,鄧艾上表說鄭國渠徹底修繕需要兩年。
吳懿表示六月份才能基本肅清境內的匪盜,那鄭國渠的修繕工程七月才能開始。
也就是說接下來兩年的時間里,朝廷財政上在關中都得是入不敷出的狀態。
難是難了點,但關中的潛力還是很強的,有很高的開發價值。
他的土壤很肥沃,這幾十年來一直繁榮不起來,主要是東漢朝廷無能。
西涼叛亂分子和關中群盜動不動就在此亂戰,民不聊生。
另一個則是兩年一大旱、三年一蝗災的,天災人禍將這里搞廢。
現在的關中屬于是已經到到底了,怎么走都是向上。
劉禪有足夠強大的軍隊將敵人擋在關中之外,并竭力建設水利工程,著實是未來可期。
這一時間,益州、荊州以及涼州的許多村、里、鄉、亭的基層公務員都在拖家帶口的陸續涌入關中。
對于新打下來的土地,劉禪都會從后方抽調成熟的基層班子來上任,以盡快的重新確立新規則和新統治。
這些都是當地考核優異的基層人員,少部分平調到京畿,大多數升一級調動。
村、里干部升鄉、亭干部,鄉、亭干部去縣里當吏員。
將統治力下到村里,這才算是真的占領,才是大政府。
村莊要建立,鄉也要建立起來,皇權不下鄉被踹進歷史的垃圾桶里,劉禪就是要將朝廷的權力下到以戶為單位的家庭。
退伍老兵或傷兵到鄉村安置,有的負責收稅、有的負責普法,有的直接擔任里正、村長。
還有的負責教育黎庶識字,這是兩年前劉禪制定的新政策。
文盲率納入地方官政績考核指標。
十歲以上十四歲以下的孩童不會寫自己和父母姓名的,算文盲。
十四歲以上,不能識別一百個常用字的,算文盲。
中央和郡國不定期派遣官員到地方明察暗訪,考察政績。
如今選拔村長鄉長的制度已經越發成熟。
不論出身,必須通過縣里的識字和律法考核才能上任。
干得好的鄉長還有機會晉升為縣級吏員。
這些人是劉禪能迅速擴充新的地盤,建立統治的基石。
這是曹魏學不了的,以至于曹魏現在失去了并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