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司馬懿轉頭瞥了眼出聲的司馬師。
或許是看出了對方的迷茫,司馬懿問道:
“何事不解?是昭兒,還是我帶你來這。”
司馬師拱手一禮,“都有。”
司馬家的家教很嚴格,言行舉止都要合乎禮法。
歷來如此,就連司馬懿小時候如果做出違禮的事都要被狠狠的打手心。
面對兒子的提問,司馬懿先是點了點頭,隨后又搖了搖頭。
“夏侯尚、曹真先后亡故,曹休需要坐鎮。”
“畢軌無能,梁習已死,能夠于并州撐起大局的,也就只有當過一段時間并州刺史的我了。”
司馬師眉頭微皺,司馬懿并沒有看到,繼續講:
“我知道你想問的不是這個,你想知道我如何破局。師兒,不妨先說說你的看法。”
司馬師拱手道:“盡快戡亂,收匈奴、鮮卑為用,練兵戍邊,外結各方,以待天時。”
司馬懿搖頭:“你說的很正確,但也只是正確。”
“師兒你要知道,時間并不站在我們這邊。”
“朝廷在關中失去的人馬太多了,第一步盡快戡亂就很難做到。”
隨后司馬父子都陷入了沉默。
片刻后,司馬懿再次開口。
“我深受朝廷大恩,位列公卿,無論如何是不能背棄朝廷。”
“師兒你也已舉孝廉受征辟,又是家中長子,便只能讓昭兒去了。”
司馬師微微抿嘴,道:“兒知曉,此乃家族大事,便是我們出了岔子,昭弟也能承擔起司馬氏。”
雖然弟弟司馬昭還是個青少年,但是司馬師絲毫不懷疑他的才能。
司馬家族的教育水平,在眾多士族之中絕對算是頂級的。
當然,這一點司馬懿還是自覺比不過劉備。
對方的兒子十二歲上戰場,十四五歲就能統帥大軍征戰,如今十八九歲已經是主宰天下的人物。
以此子來說,縱觀古今,真可笑項橐少智,甘羅無謀。
司馬昭年歲也不小了,司馬懿希望他能有劉禪十之一二的成就。
如此一來,司馬氏便能在漢朝廷里再創輝煌。
只是這個決定施行之后,就注定他的嫡次子這輩子不能跟他相聚。
兩頭下注雖然是世家常用伎倆,但是司馬家跟曹魏綁的太緊,司馬昭想要獲得漢朝廷的接納并不容易。
因此,其實司馬懿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他找到了自己的故吏胡遵,直接挑明對方有投降漢軍的心思。
在胡遵準備引頸就戮的時候忽然蹲下來握住他的手。
表示自己理解對方,涼州早就被漢軍占領,他的家人多還健在,魏軍又大敗。
有這個想法是人之常情,自己也不能迫人去死。
胡遵先是一愣,隨后便明白司馬懿有事情交代他去辦。
身為故吏,又得不殺之恩,胡遵表示自己用命擔保全力去辦。
于是便有了司馬昭跟他一塊被俘虜之事。
而司馬老賊則是裝作不知道兒子去了哪,表示自己的兒子混亂中走丟了。
花大價錢重金求子尋找司馬昭下落。
本以為劉禪得了俘虜會聯系自己,沒想到對方竟然絲毫動作都沒有。
雖然略有吃驚,但這個情況也在司馬懿預料之內。
劉禪無非是不在意,或者十分忌憚兩種情況。
這無所謂,只要司馬昭手里的東西能到漢朝廷任何一位高官手里,他必然得重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