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在荊州局勢中江東開始采取守勢,而漢軍則是磨刀霍霍開始采取攻勢。
中原局勢沿著豫州和司隸地區邊界采取東西對峙、隔黃河對峙,各方都采取了克制。
而北疆和南疆卻還有熱仗要打,這種局勢也是當下各方勢力因為各自困難最終形成的一種特殊局面。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在雒陽坐鎮的劉禪,接到了老劉讓他回長安的詔令。
忽然來這么一個詔令,倒是沒有多少人驚訝,反而更多興奮的。
他們隱約猜到了老劉是想要干啥,并且覺得此時做此事這么做完全沒有問題。
劉禪已經向世人證明了他有擔當起天命的實力,而且漢朝也不是沒有太上皇的先例。
當今幾乎所有的國事本就掌握在劉禪手里,現在只是缺少一個名分而已。
而老劉退位,劉禪上位也意味著朝廷將不可避免的讓一批老人榮養退休。
大批青壯派將會被提拔起來成為中流砥柱,這些人是希望看到劉禪上位的。
還有外戚桓氏、李氏、糜氏,他們也是愿意看到劉禪上位。
前兩家則是以直接外戚的身份晉位,糜氏則是因為他糜家現在就一個糜芳撐場面。
但是糜氏不少子弟都是跟劉禪混的很好,而且劉禪比較念糜家的娘舅情誼。
劉禪上位,單就提拔那些,他糜家也是能得到不少好處的。
所以,對于讓劉禪回長安的詔令,這些人是興奮的。
但最重要的,還是老劉自己不貪戀權力,他是個很有人情味的君主,似乎比起權力他更看重兄弟情,以及親情。
他承認劉禪能比他做得好,而且認識到自己的年齡已經太大。
此時他不再感慨脾肉復生,看到有一個世間頂頂好的繼承人,看到他念叨了一輩子的匡扶漢室成真,他只有欣慰。
至于別人問他怎么教導出如此優秀的繼承人,老劉只表示,從小就打,狠狠地打就完了。
不止一個人看出來漢室的復興指日可待,不止一個人看出來漢室幾乎從難以挽救的局面奇跡般的復蘇。
往日的既得利益者們都已經預料到了天下重心即將重新移到關中。
忙不迭的挪屁股,向朝廷表達自己的忠誠。
劉禪本人也很清楚,自己羽翼已經豐滿。
只要穩住當下基本盤,不去赤壁夷陵兩把火那樣去浪,那么一切都會按部就班的按照他的設想演繹下去。
曾經,在這片大地上,掌握主動的是曹操、關中諸侯、老爹劉備、孫權、乃至于還有劉璋。
雖然曹操最強,但這些勢力誰都沒有輕易消滅其他勢力的絕對性優勢。
甚至老爹當時還是被曹操追逐的無立錐之地。
現在掌握主動的不是別人,就是他劉禪,也只有他一人了。
大勢如此,綜合國力來看,消滅剩下的任何一個勢力對大漢來說都不困難。
現在劉禪不需要老劉替他占場子,而老劉自己也決定退休,自然沒什么好扭捏的。
七月下旬,諸葛亮攜文武百官出長安城十里迎接劉禪。
幸好老劉來長安后第一時間重修宗廟,至少是能舉行大禮的。
漢章武五年八月三日,設香案入宗廟。
劉禪在老劉帶領下祭祀列祖列宗,受皇帝璽綬,履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