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非是幾十個人、幾十個樂器,這不足為過。
索性劉禪也就隨他們去了,讓老劉樂呵幾年也挺好。
法正依舊為尚書臺尚書令,晉封興勢亭侯,主持朝廷政務。
取消他兼任吏部尚書的職位,轉而將他調入內閣。
劉禪此舉,意在構建以內閣鉗制尚書臺諸部的權力架構。
內閣掌握票擬大權,是能直接對國家政務指手畫腳的,而尚書臺則是執行機構。
但內閣成員屬于秘書屬性,可以隨皇帝的意志被更換,他們的權力來自皇權的延伸。
則內閣能制定出來的便是皇帝的意志,而尚書臺執行的也是皇帝的意志。
而去除尚書臺一把手兼任某一部尚書,也是在削弱尚書令成為權臣的可能。
唐朝三省六部制確實不錯,李世民時期啥事沒有。
可那是因為李世民功勞最大,壓服群臣,所以沒出現權臣。
可是李世民死后,李治繼位之初的這個過程,長孫無忌可是差點左右李治是實權皇帝還是被架空。
于是,劉禪拜劉巴為尚書右仆射,作為法正的副手替他處理政務。
同時劉巴兼任吏部尚書,以增強二把手的話語權,避免尚書臺成為尚書令的一言堂。
與此同時,劉禪還下令將南郡太守董允召入中央,接替劉巴原來的刑部尚書職位。
費祎也被拜為尚書郎,而且是最為搶手的戶部尚書崗位。
掌管朝廷的人口戶籍和稅收,稅收鐵軍每年都招聘大量基層吏員。
所以戶部是絕對的強力部門,是朝廷的錢袋子。
費祎和董允的上位眾人絲毫不感覺意外。
他們本就是劉禪的太子班底,在老劉要退位為太上皇,劉禪繼位的消息傳出的時候。
很多人就心里已經在猜測他們可能要占下兩個尚書的職位,現在也只是道一聲果然如此。
此外還有伊籍,這位曾經是劉禪的禮儀老師,現在也是依舊擔任禮部尚書,地位穩固。
當然,也就穩固到此為止了,尚書令他的才能確實也能擔任,但沒那個機會。
當下,法正眼看著身體健康,似乎能干到伊籍退休。
所以伊籍大概率是要在禮部尚書的位置上干到干不動,然后升個九卿虛職養老退休。
甚至活得夠久的話,還有機會當一段時間的三公。
當下,在漢朝廷中,一些很高的虛位已經成為公認的養老職位了。
三公九卿中除了太仆掌管馬政是實權大佬之外,其他的都是虛職。
而周禮中的太師太保太傅這些職位,也可以根據需要臨時設置,漢朝并沒有對此形成定制。
比如,漢西京(西漢)初不置,平帝始復置太師官。
漢東京(東漢)又廢。獻帝初,董卓為太師,卓誅又廢。
這都是根據當下需要來決定是否設立,要退休的人多了,便可因為他那個人而臨時給他開那么個職位。
伊籍如今的地位,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經是相當了不得的了。
他覺得,自己人生最重要的兩次投資,一是在劉備剛一來到荊州的時候就去與之結交。
然后老劉也給了他豐厚的回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