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類加恩不算少,比如霍弋拜平東將軍、姜維拜平北將軍。
他們年紀輕輕能一步成為重號將軍,說沒有劉禪的偏愛在里面外人也不會信。
在這些將領的晉升中,最令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是趙云。
以衛將軍兼任執金吾,位同九卿。
其子趙統拜為虎賁中郎將,次子趙廣拜為牙門將軍。
除了趙云之外,則是就數魏延的晉升最有意思了,其他職位不變,但是從漢中太守拜為豫州刺史。
儼然是在給魏延指明下一個進攻方向是豫州。
此任命如此受關注,還在于隱約關乎朝廷的下一步主攻方向,是沿大江大河向東到海,還是向北征服直到大漠。
從魏延的任命來看,劉禪大概率是選擇向東了。
向北和向東,從難易程度上來對比,其實區別并不大。
但是,給北疆更多時間,他們恢復不了多少,給青徐兗等地時間多了,說不得他們還真能恢復一些元氣。
從這個方面考慮,先打恢復力強的,確實很明智的選擇。
當然,在劉禪親自說出最終決定之前,這些都是臣民們自己的猜測而已。
封賞的范圍很大,此外其余諸將立功者,給封號,于朝廷中皆升職。
或拜為雜號將軍,給將軍號,或提拔為校尉、中郎將。
基本上能賞賜且應該賞賜的文武群臣都賞賜了,他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自己和家族的利益得到了保證,距離自己的人生理想也更進一步,對朝廷的忠心也更上層樓。
劉禪在長安舊都登上皇帝大位,成為天下漢室的君主,正式開啟他的時代。
身著大漢國君的服飾以皇帝的身份接見了大漢的群臣諸將。
大家歡聚一堂,共襄盛舉,舉辦了盛大的宴會,或歡慶大業,或垂淚漢室艱辛。
或許真的是天命所歸,宴會三天的時間里,接連傳來三個好消息。
分別是關平、劉封圍困昆陽的時候,豫州天降大雨,城頭有一處夯土墻坍塌了一小部分。
其實整體上講,這點破壞并不會對守軍的防守造成太大的影響。
但是,這件事卻給魏軍守軍造成極大地心理震撼。
數年前那場大雨,水淹七軍……兩百年前那場大雨,王莽幾十萬大軍……
凡是看見雨水沖塌陷城墻的士兵,沒有不寒毛聳立為之驚恐的。
而漢軍這邊則是興奮,立刻用剛修好的拋石機對城墻進行轟炸,持續打擊魏軍的抵抗意志。
最后經過三天兩夜的戰斗,魏軍守軍徹底崩潰,被士氣高漲的漢軍殺上城頭。
魏將胡質感覺很無力,區區一場雨,碰巧將昆陽城頭一塊年久失修的墻頭沖壞而已。
就這么點損壞,他指揮將士們半天就能修好。
怎么,怎么人心就散了呢?
他覺得這其中可以從很多方面解釋,人心、地理、兵戈等等,這些都是理性的分析。
但是到最后,只有一個籠統的天命籠罩心頭。
他想要理性的去辯駁,但是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給他思考,便死在了亂戰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