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六奚此時如遭五雷轟頂,他不明白,此地竟然搖身一變成了自己的葬身之地了嗎?
怎么自己剛要準備去投靠鮮卑,軻比能就被刺殺了,仿佛老天爺在針對他似得。
身后的劉猛緊追不舍,還派人送來一堆首級,并且警告他們抵抗只會帶來更加無情的殺戮。
想要活命,他們只有投降,朝廷可以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
潘六奚只覺得可笑,你劉猛何時能代表漢朝廷了?這顯然是胡言誆騙他們的。
時至今日,潘六奚哪里敢投降呢?
狼群狩獵野兔,已經將對方逼入絕境,難道還會大發慈悲的嘴下留情嗎?
于是,八月中旬,潘六奚整頓兵馬,回身向南,孤注一擲。
劉猛不驚反喜,帶隊與之接戰,雙方狠厲沖殺。
在一路追擊的過程中,原本一些不怎么忠誠于潘六奚的匈奴部落。
見到形勢明顯,也不再猶豫,立刻向老領導去卑的兒子劉猛獻上忠誠,表示臣服。
所以劉猛在追擊的過程中,麾下人馬不斷加多。
而潘六奚的兵馬卻偶爾有掉隊或逃離的。
直到最后潘六奚決定拼死一戰的時候,他這邊多少有些算是倉促應戰了。
劉猛這邊雖然不是早有準備,但也相對充足許多。
而且,潘六奚是窮途末路才想起奮起掙扎,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
當下他的麾下多次逃走,已經有些畏敵情緒在心底了。
比起向死而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情緒,避戰怯戰的概率更大,只是因為潘六奚剩余的威望讓他們慣性遵從。
而劉猛雖然個人武力略低于李軌,但也僅僅是略低于他,在軍中也是以剛猛著稱。
當他帶隊沖鋒的時候,對麾下士氣有很大提升。
潘六奚當此一場被動無奈的反擊倉促應戰,結果最后卻在一場激烈的野戰之后落敗。
軍隊開始潰散,然后被無情的追殺,在大草原上狂奔,策馬奔騰你追我趕。
更可怕的是劉猛找到了潘六奚大軍牲畜群所在。
畢竟這些地方哪里有水草適合大規模放牧雙方都頗為清楚。
部族里的青壯和牲畜群才是潘六奚的立身根本,這一下子打蛇打七寸上了。
潘六奚一路逃到箕陵,面對人生起起落落落落落的現實深感窮途末路。
箕陵里有一伙鮮卑人,人數千把人,在得知他們的大首領被刺殺后,他們現在也是惶惶不可終日。
潘六奚先前與鮮卑人有過接觸,他們還是認得他的,再加上潘六奚自稱是鮮卑人的朋友。
最終通過誘騙得到了這伙人的效力,結果放潘六奚入城之后,他們才發現這竟然是一支戰敗之軍。
然而這時候后悔已經晚了,他們被鳩占鵲巢了。
匈奴軍被大破,正面戰場的損失還不算太多,大部分損傷都發生在追逃過程中。
潘六奚不知道自己損失了多少人馬,只知道能跟著他身邊一路逃到箕陵的,已經不足三千人。